出自宋代淳熙太學(xué)《刺陳賈》:
周公大圣獨遭謗,元晦真賢亦被譏。
堪嘆古今兩陳賈,如何都把圣賢非。
注釋參考
周公
(1). 西周 初期政治家。姓 姬 名 旦 ,也稱 叔旦 。 文王 子, 武王 弟, 成王 叔。輔 武王 滅 商 。 武王 崩, 成王 幼, 周公 攝政。東平 武庚 、 管叔 、 蔡叔 之叛。繼而厘定典章、制度,復(fù)營 洛邑 為 東都 ,作為統(tǒng)治中原的中心,天下臻于大治。后多作圣賢的典范。參閱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。
(2). 春秋 時天子之宰、卿士的通稱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秋,諸侯盟。王使 周公 召 鄭伯 ?!?杜預(yù) 注:“ 周公 ,宰 孔 也?!?清 王鳴盛 《蛾術(shù)編·說人三》:“周公,泛指 春秋 時天子之宰,卿士。 莊公 十六年,有 周公 忌父 ; 僖公 五年,有宰 周公孔 ,非 周公旦 明矣?!?/p>
(3).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甚矣吾衰也,久矣吾不復(fù)夢見 周公 。’”后因以“夢見周公”喻夜夢。或省作“周公”。 唐 盧仝 《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》詩:“日高丈五睡正濃,軍將叩門驚 周公 。”
大圣
(1).古謂道德最完善、智能最超絕、通曉萬物之道的人?!盾髯印ぐЧ罚骸?孔子 曰:‘人有五儀:有庸人,有士,有君子,有賢人,有大圣……所謂大圣者,知通乎大道,應(yīng)變而不窮,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?!?漢 揚雄 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委大圣而好乎諸子者,惡覩其識道也。” 明 李贄 《題孔子像于芝佛院》:“人皆以 孔子 為大圣,吾亦以為大圣?!?/p>
(2).稱帝王。《呂氏春秋·君守》:“大圣無事,而千官盡能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:“大圣作治,建定法度,顯著綱紀。” 宋 彭乘 《墨客揮犀》卷一:“帝曰:‘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,蓋有所益也。設(shè)或無益亦無所害,又何必拒而責(zé)之?’大圣之度,慈厚若此?!?/p>
(3).佛教稱佛、菩薩?!斗ㄈA經(jīng)·方便品》:“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説是法。”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卷上:“一切大圣,神通已達?!?/p>
(4).謂極有神通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六:“我女大圣,死經(jīng)二十三年,猶能與生人交往?!?/p>
(5).指小說《西游記》中的 孫悟空 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齊天大圣》:“客言大圣靈著,將禱諸祠……入殿瞻仰,神猴首人身,蓋 齊天大圣 孫悟空 云。”
遭謗
受到誹謗。 南朝 梁 荀濟 《論佛教表》:“法席聚會,邪謀變通,稱意贈金,毀破遭謗,此 呂尚 之《六韜》祕策也。”《禪真逸史》第十一回:“讜言遭謗即宵征,苦歷高崗復(fù)陷坑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侮圣非賢》:“ 周公 大圣猶遭謗, 伊 洛 名賢亦被譏??靶沤駜申愘Z,如何專把圣賢非?”
淳熙太學(xué)名句,刺陳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