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書堂山》:
子厚文章宗,仲涂豈后身。
不肯作崑體,寧來牧湘濱。
誅茅翠麓顛,日與書卷親。
劃去五季衰,挽回六籍醇。
歐尹相繼出,孤唱繇伊人。
風(fēng)流渭已遠(yuǎn),尚喜棟宇新。
千峰高叢叢,一江碧粼粼。
禽魚暨草樹,纖悉幾案陳。
澗泉既可汲,山木亦可薪。
熟讀壁間藏,痛掃毫端塵。
勗哉山中友,勿壓泉石貧。
注釋參考
毫端
(1).細(xì)毛的末端。比喻極細(xì)微?!逗鬂h書·南匈奴傳》:“嗚呼!千里之差,興自毫端?!?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金山觀月》詞:“漱冰濯雪,眇視萬里一毫端?!?/p>
(2).猶言筆底;筆下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<書品>序》:“其轉(zhuǎn)註假借之流,指事會意之類,莫不狀范毫端,形呈字表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贈李士云》詩:“毫端出窈窕,心手初不著?!?清 屠文漪 《邁陂塘·題陸旉亭小照》詞:“是誰將玉山瓊樹,毫端圖畫偏似?!?/p>
劉克莊名句,書堂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