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于玉柱滑于龍,來自衡陽彩翠中
出自唐代皮日休《魯望以竹夾膝見寄,因次韻酬謝》:
圓于玉柱滑于龍,來自衡陽彩翠中。
拂潤(rùn)恐飛清夏雨,叩虛疑貯碧湘風(fēng)。
大勝書客裁成柬,頗賽谿翁截作筒。
從此角巾因爾戴,俗人相訪若為通。
注釋參考
玉柱
(1).石柱的美稱。 唐 杜甫 《朝享太廟賦》:“升降之際,見玉柱生芝?!?宋 王仲旉 《南都賦》:“金鋪絢日,玉柱凌煙?!?明 李夢(mèng)陽 《秋懷》詩:“雕闌玉柱留天女,錦石秋花隱御舟?!?/p>
(2).玉制的弦柱。亦指代琴、瑟、箏等弦樂器。《文選·江淹<別賦>》:“掩金觴而誰御,橫玉柱而霑軾。” 李善 注:“琴有柱,以玉為之?!?唐 楊巨源 《雪中聽箏》詩:“玉柱泠泠對(duì)寒雪,清商怨徵聲何切?!?南唐 馮延巳 《蝶戀花》詞:“誰把鈿箏移玉柱,穿簾燕子雙飛去。” 清 汪懋麟 《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韻》:“朱弦調(diào)玉柱,鐵撥轉(zhuǎn)檀槽?!?/p>
(3).指額上隆起的筋肉?!端鍟じ咦嬗浬稀罚骸邦~上有玉柱入頂,目光外射?!?/p>
(4).筷子的美稱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長(zhǎng)安有狹斜行》:“三子俱來宴,玉柱擊清甌?!?/p>
(5).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。據(jù)說這是成道的征象。 元 無名氏 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鼻竅中兩行玉柱,頭直上萬道金光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羅祖》:“更數(shù)日而往,則玉柱下垂,坐化已久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诙换兀骸斑M(jìn)去看他一看,只見他兩條玉柱拄在膝上,不知從幾時(shí)圓寂去了?!?/p>
(6).中指的別稱。
(7).山藥的別名。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四:“道人 沉天休 嘗言:‘頃年採(cǎi)藥其中,見一藤引蔓甚遠(yuǎn),而葉亦特大,疑其非也,乃共掘之,大如柱,長(zhǎng)數(shù)尺,蓋亦山藥也,大莖可享半月,戲目為玉柱。其后玉柱之名稍著……鬻山藥者,利其易售,皆冒玉柱之名?!?/p>
(8).饅頭的別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飲食·饅頭》:“《匯苑詳注》:玉柱、灌漿,皆饅頭之別稱也。”
來自
來自 (láizì) 表示來源,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,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,通過賦與、移轉(zhuǎn)、演繹、模仿或再生而發(fā)生 derive from;originate from;come from; stem from; spring from 主要收入來自開采煤礦彩翠
鮮艷翠綠之色。 唐 王維 《木蘭柴》詩:“彩翠時(shí)分明,夕嵐無處所?!?宋 陸游 《三峽歌》:“十二 巫山 見九峰,船頭彩翠滿秋空?!?清 杜岕 《報(bào)恩寺塔燈歌》:“日中琉璃常變色,夜靜彩翠尤昭蘇?!?/p>
皮日休名句,魯望以竹夾膝見寄,因次韻酬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行人應(yīng)未知。
- 衛(wèi)家武剛捍突騎,馬家偏廂走羌夷作者:樂雷發(fā)作品:胡料院出示車攻圖仍索俚作
- 如要修持,依恁相當(dāng)
- 河水流城下,山云起路傍。
- 行哭人增慕,凝笳月正秋作者:梅堯臣作品: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
- 趙璧五弦彈徵調(diào),徵聲巉絕何清峭作者:元稹作品: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五弦彈
- 流水落紅香遠(yuǎn),春江漲、葡萄綠作者:楊冠卿作品:霜天曉角(次韻李次山提舉漁社詞)
- 名園一散策,笑語隨觥籌作者:王安石作品:用王微之韻和酬即事書懷
- 追亡事、今不見,但山川滿目淚沾衣。作者:辛棄疾作品:木蘭花慢·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
- 月落霜嚴(yán)自靚妝,北風(fēng)工為發(fā)清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