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鞏河山襄帝力,時垂竹帛勵臣忠
出自宋代方鳳《贈張叔元鎮(zhèn)帥》:
越東佳氣郁巃嵷,捉鼻馨名久識公。
對發(fā)蚤看翔藝苑。
濡毫頻見屬詩筒。
棄書忽學(xué)萬人敵,秉鉞尤夸一世雄。
拔距三千堪敵愾,歌鐘二八陋和戎。
長驅(qū)誓搗燕幽北,大纛旋移浦汭東。
重鞏河山襄帝力,時垂竹帛勵臣忠。
東南半壁騰王氣,杞梓全材恃將功。
鵝鴨幾驚消玉壘,熊羆屢奮壯金墉。
璽書褒錫恩原厚,節(jié)鉞招綏德愈隆。
群策更能延俊彥,眾謳先憶遍旄重。
深仁共頌綿瓜瓞,偉績還期勒華嵩。
注釋參考
河山
河山 (héshān) 河流和山嶺,指國家疆土 rivers and mountains;land;territory 大好河山帝力
(1).帝王的作用或恩德?!稘h書·張耳傳》:“且先王亡國,賴皇帝得復(fù)國,德流子孫,秋豪皆帝力也?!?唐 高適 《別楊山人》詩:“鑿井耕田不我招,知君以此忘帝力?!?宋 范仲淹 《寄贈林逋處士》詩:“未能忘帝力,猶待補(bǔ)天均。”
(2).指皇權(quán)統(tǒng)治。 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 普式庚 少時欲畔帝力,一舉不成,遂以鎩羽?!?/p>
竹帛
(1).竹簡和白絹。古代初無紙,用竹帛書寫文字?!赌印ぬ熘局小罚骸坝謺涫蚂吨癫U之金石,琢之槃盂,傳遺后世子孫?!?/p>
(2).引申指書籍、史乘。《史記·孝文本紀(jì)》:“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,施于萬世,永永無窮,朕甚嘉之?!?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每覽史籍,觀古忠臣義士,出一朝之命,以殉國家之難,身雖屠裂,而功名著於景鐘,名稱垂於竹帛,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?!?唐 韓愈 《送文暢師北游》詩:“相公鎮(zhèn) 幽 都,竹帛爛勛伐。”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:“似先生這等抱負(fù),何不求取功名,立身於廊廟,垂名於竹帛?!?梁啟超 《讀孟子界說》:“故《春秋》有大義,有微言,皆口授弟子,俟數(shù)傳乃著竹帛?!?/p>
方鳳名句,贈張叔元鎮(zhèn)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