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顧禧《寄懷閻安中》:
金門射策盡名賢,誰似江南閻子然。
白{1*1}虎談經(jīng)知獨(dú)步,蒼松入夢(mèng)已多年。
凌云賦筆雄千古,倒峽詞源傾百川。
若憶古人愁絕處,西陵花柳日芊眠。
注釋參考
凌云
凌云 (língyún) 高聳入云 reach the clouds;soar to the skies 壯志凌云賦筆
寫詩用的筆。 宋 史達(dá)祖 《風(fēng)流子》詞之二:“藉吟箋賦筆,試融春恨,舞裙歌扇,聊應(yīng)塵緣?!?/p>
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(yuǎn)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?!濉?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(yuǎn)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倒峽
(1).謂江水傾峽而出。 宋 朱熹 《同子澄及諸僚友游三峽過山房登折桂分韻得萬字》:“散目山崔嵬,縱轡路脩蔓。憑欄快倒峽,躋壑困脫輓。”
(2).比喻文章氣勢(shì)磅礴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搆》:“凡作傳世之文者,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,而后鬼神效靈,予以生花之筆,撰為倒峽之詞,使人人贊美,百世流芳。”
詞源
詞源 (cíyuán) 語言成為(如一個(gè)詞或詞素)的歷史、來源(常包括其史前史),從該語言成分在語言中最早出現(xiàn)的記載追溯其語音、書寫和詞義的發(fā)展;追溯它從一種語言轉(zhuǎn)變?yōu)榱硪环N語言的過程;分析拼成它的組成部分;鑒定它在其他語言中的同源詞,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詞在一種有記載的或假設(shè)的祖系語言中的共同的祖?zhèn)餍问?etymology百川
江河湖澤的總稱?!对姟ば⊙拧な轮弧罚骸鞍俅ǚ序v,山冢崒崩?!?晉 成公綏 《大河賦》:“覽百川之弘壯兮,莫尚美於 黃河 。” 唐 李白 《公無渡河》詩:“ 大禹 理百川,兒啼不窺家。” 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四瀆尊於百川,謂其發(fā)源而東,不假他水,直注於海也?!?清 馮桂芬 《致李伯相書》:“河名 大清 ,百川朝宗,美瑞也?!?/p>
顧禧名句,寄懷閻安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