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竹橋人去,青蓮馥郁,柴門閉了,綠柳回環(huán)
出自宋代葛長庚《沁園春(題羅浮山)》:
且說羅浮,自從石洞,水簾以還。
是向時(shí)景泰,初來卓錫,舊家勾漏,曾此修丹。
藥院空存,鐵橋如故,上更有朱仙朝斗壇。
飛云頂,在石橋高處,杳靄之間。
山前。
拾得清閑。
也分我煙霞數(shù)畝寬。
自竹橋人去,青蓮馥郁,柴門閉了,綠柳回環(huán)。
白酒初篘,清風(fēng)徐至,有桃李時(shí)新飣幾盤。
仙家好,這許多快活,做甚時(shí)官。
注釋參考
竹橋
用竹建造的小橋。 唐 白居易 《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》詩:“竹橋新月上,水岸涼風(fēng)至?!?宋 楊萬里 《記丘宗卿語紹興府學(xué)前景》詩:“竹橋斜度透竹門,墻根一竿半竿竹?!薄都t樓夢》第四九回:“四面皆是蘆葦掩覆,一條去徑,逶迤穿蘆度葦過去,便是 藕香榭 的竹橋了?!?/p>
青蓮
(1).青色蓮花。瓣長而廣,青白分明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蓮花賦》:“發(fā)青蓮於王宮,驗(yàn)奇花於陸地。” 胡之驥 注:“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,坐青蓮花上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呾叉始羅國》:“掬除灑掃,涂香散花,更採青蓮,重布其地,惡疾除愈,形貌增妍,身出名香,青蓮?fù)ァ!?/p>
(2).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玄覽賦》:“紫紺之堂臨水,青蓮之臺帶風(fēng)。”
(3).喻佛眼。 北周 庾信 《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》:“從容滿月,照耀青蓮?!?倪璠 注:“《維摩經(jīng)》曰:‘目浄修廣如青蓮。’” 宋 蘇轍 《魏佛貍歌》:“青蓮湛然俛下視,擊鉦卷斾抽行營?!薄豆抛鹚拚Z錄》卷十一:“上堂云:青蓮視瞬已多繁, 迦葉 微微笑自謾。”
(4).佛教以為蓮花清凈無染。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(guān)的事物。(1)指佛寺。 唐 劉長卿 《戲贈干越尼子歌》:“亭亭獨(dú)立青蓮下,忍草禪枝繞精舍?!?宋 蘇軾 《同王勝之游蔣山》詩:“朱門收畫戟,紺宇出青蓮?!弊宰ⅲ骸?荊公 宅已為寺?!?明 高啟 《題黃鶴仙人畫》詩:“緑桂騷人宅,青蓮釋zi{1~1}宮?!?2)指佛經(jīng)。 唐 劉禹錫 《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》詩:“繁露傳家學(xué),青蓮譯梵書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妙霓》:“以是口誦青蓮,虔皈摩朅;手裁紫鳳,巧邁因祗?!?3)猶凈土。佛家所謂極樂世界。 唐太宗 《為戰(zhàn)陣處立寺詔》:“望法鼓所振,變炎火於青蓮;清梵所聞,易苦海於甘露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湖賞》:“紫綬金章,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續(xù)黃粱》:“僧曰:‘修德行仁,火坑中有青蓮?!?/p>
(5).指 九華山 。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,舊名 九子山 。九峰猶如蓮花削成,故稱 九華山 。 唐 曹唐 《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》詩:“差差玉劍寒鋩利,褭褭青蓮翠葉重。” 明 周湞 《舟中望九華山》詩:“刻削冠青蓮,雕鏤矗丹筍?!?清 吳瞻泰 《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》詩:“萬仞青蓮上,梯云為試泉?!?/p>
(6).見“ 青蓮居士 ”。
馥郁
馥郁 (fùyù) 形容香氣很濃 strongly fragrant;heavy perfume 芬芳馥郁?!遏拊烙洝?h3>柴門柴門 (cháimén)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,舊時(shí)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,臨風(fēng)聽暮蟬?!啤?王維《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》回環(huán)
(1).循環(huán)往復(fù)。《關(guān)尹子·四符》:“五行之運(yùn),因精有魂,因魂有神,因神有意,因意有魄,因魄有精,五者回環(huán)不已?!?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:“道傍古老長嘆息,世事回環(huán)不可識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即事》詩之三:“眇眇萬古歷,回環(huán)今幾周?”
(2).指反復(fù)。 清 黃宗羲 《復(fù)秦?zé)魩r書》:“忽奉手書,回環(huán)不能釋手。”
(3).環(huán)繞。 唐 令狐楚 《賦山》詩:“山,聳峻,回環(huán),滄海上,白云間?!?宋 蘇舜欽 《關(guān)都官孤山四照閣》詩:“旁觀竹樹回環(huán)翠,下視湖山表里清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復(fù)用前韻》:“門外回環(huán)皆碧水,亭中坐臥得青山?!?/p>
亦作“廻環(huán)”。1.周行;循環(huán)。《文選·顏延之<應(yīng)詔觀北湖田收>詩》:“飛奔互流綴,緹彀代廻環(huán)?!?李周翰 注:“廻環(huán),周行也?!?唐 韓愈 《劉生》詩:“天星迴環(huán)數(shù)纔周,文學(xué)穰穰囷倉稠?!?明 何景明 《昔游篇》:“星樞常不轉(zhuǎn),海岳自廻環(huán)?!?/p>
(2).反復(fù);來回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 揚(yáng)雄 《解嘲》,雜以諧謔,迴環(huán)自釋,頗亦為工?!?唐 白居易 《醉后贈人》詩:“香毬趁拍迴環(huán)匼,花盞拋巡取次飛?!?郁達(dá)夫 《采石磯》:“‘茫茫來日愁如海,寄語 羲和 快著鞭?!丨h(huán)念了兩遍之后,背后的園門里忽而走了一個(gè)人出來?!?/p>
(3).環(huán)繞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自到仙都山醮詞》:“眾流迴環(huán),嚴(yán)設(shè)龍蛇之府;羣峰拱衛(wèi),秀為真圣之都。” 清 杜岕 《過隱仙道院》詩:“古樹半身在,迴環(huán)有竹林?!?柔石 《夜底怪眼》:“往常的有一種灰白的水鳥,每當(dāng)太陽落下最后底光在西山之巔的時(shí)候,它們總飛出來在 寶城 底城上,回環(huán)的翱翔三圈?!?/p>
葛長庚名句,沁園春(題羅浮山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