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人仙去知何在,陳跡空留警世頑
出自宋代佚名《此游淡巖同成一詩敢用拜呈》:
行盡蕭湘山復山,掣舟來叩淡巖關。
幽深雖與塵寰隔,空闊猶容俗駕攀。
是處名山有巖竇,莫如此地最寬閑。
真人仙去知何在,陳跡空留警世頑。
注釋參考
真人
真人 (zhēnrén) 親身和活著的人 in the flesh; actual person 在銀幕上…但決非真人 道教稱有養(yǎng)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,多用做稱號 immortal仙去
亦作“僊去”。1.成仙而去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:“至蠶時,有神女夜至,助客養(yǎng)蠶……繅訖,女與客俱仙去,莫知所如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極言》:“﹝ 彭祖 之弟子﹞七八人,皆歷數(shù)百歲,在 殷 而各仙去?!?宋 曾鞏 《仙都觀三門記》:“ 建昌軍 南城縣 僊都觀 ,世傳 麻姑 於此僊去,故立祠在焉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淮陰有感》詩之二:“我本 淮王 舊雞犬,不隨仙去落人間?!?/p>
(2).去世。死的婉辭。 宋 無名氏 《仁宗御容赴景陵宮奉安導引》詞:“彩云縹緲,海上隱三山,仙去莫能攀?!薄睹窛驹娫挕肪砩弦?宋 李昴英 詩注:“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樓,得熱疾,病中以簷溜濯足,連稱‘快哉’,未幾仙去?!?元 倪瓚 《畫竹》詩:“ 湖州 (指 宋 文同 )仙去三百禩, 坡翁 高絶孰與侶?” 明 吳承恩 《壽胡內(nèi)子張孺人六袠序》:“逮夫 雙洲 翁媼僊去, 西畹 已入官,而一切巨細不免叢孚其身矣。”
何在
何在 (hézài) 在哪里 where 公理何在?陳跡
陳跡 (chénjì) 過去的事跡;舊跡;過去的事情(物) relics;a thing of the past 夫普法之戰(zhàn),迄今雖為陳跡,而其事信而有征?!?清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 凡此瑣瑣,雖為陳跡,然我一日未死,則一日不能忘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六朝陳跡警世
謂警告世人。 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別集·二僧入冥》:“天理果報之事,未有昭昭如此事者,故書之以警世云?!?明 歸有光 《<卓行錄>序》:“所以扶翊綱常,警世勵俗,則一而已矣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然神道設教,使人知畏,亦警世之苦心?!?蕭乾 《南德的暮秋·十月十五日》:“村人于是向天許愿,說每逢十年全村必演一季警世的宗教戲。”
佚名名句,此游淡巖同成一詩敢用拜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我的恐龍房子建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