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茨更何事,一坐五年寬
出自宋代陳師道《和鄭戶部寶集丈室二首》:
遠(yuǎn)游游則遠(yuǎn),安心心已安。
茅茨更何事,一坐五年寬。
客來問法要,示以無所還。
勿云空生默,聽者不勝言。
注釋參考
茅茨
亦作“茆茨”。1.茅草蓋的屋頂。亦指茅屋。《墨子·三辯》:“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,且以為禮,且以為樂?!薄俄n非子·五蠹》:“ 堯 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斲。” 唐 錢起 《早渡伊川見舊鄰作》詩:“村落通白云,茆茨隱紅葉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》:“公歸而無居,乃居余之北村,茆茨數(shù)椽,意泊如也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黃英》:“乃於園中筑茅茨,擇美婢往侍?!?/p>
(2).指簡陋的居室。引申為平民里巷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桓帝紀(jì)下》:“不慕榮宦,身安茅茨?!?宋 蘇軾 《內(nèi)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(jié)詞語》:“求賢審官,拔士茆茨之下?!?清 陳田 《明詩紀(jì)事戊籤·華察》引 陳臥子 曰:“ 子潛 清儉,似茅茨下人?!?/p>
(3).用以謙稱自己的家。 唐 清晝 湯衡 《懷李司直縱聯(lián)句》:“幽獨(dú)何以慰,友人顧茅茨?!?宋 王安石 《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》詩:“但愿一門皆貴仕,時(shí)將車馬過茆茨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三仙》:“未修地主之儀,忽叨盛饌,於理不當(dāng)。茅茨不遠(yuǎn),可便下榻?!?/p>
何事
(1).什么事;哪件事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休沐重還道中》詩:“問我勞何事?沾沐仰清徽。” 唐 方干 《經(jīng)周處士故居》詩:“愁吟與獨(dú)行,何事不傷情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八:“陽氣發(fā)處,金石亦透,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?”
(2).為何,何故。 晉 左思 《招隱》詩之一:“何事待嘯歌?灌木自悲吟。”《新唐書·沉既濟(jì)傳》:“若廣聰明以收淹滯,先補(bǔ)其缺,何事官外置官?” 宋 劉過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湖上 新亭 好,何事不曾來?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不解天公意,教人枉猜謎:何事癡呆漢,到處逢佳麗?”
一坐
(1).猶今一跪。古人“坐”如今跪,惟不直伸。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八十拜君命,一坐再至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其受君命之時(shí),理須再拜,不堪為勞,一坐於地,而首再至於地?!?/p>
(2).指全部在座的人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 少君 資好方,善為巧發(fā)奇中。嘗從 武安侯 飲,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, 少君 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,老人為兒時(shí)從其大父行,識(shí)其處,一坐盡驚?!薄缎绿茣顜煹纻鳌罚骸暗墼唬骸劰亢ㄙp,捉筆賦詩,如宿構(gòu)者,試為朕為之?!?師道 再拜,少選輒成,無所竄定,一坐嗟伏?!?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 寇萊公 在中書,與同列戲云:‘水底月為天上月’,未有對(duì)。而會(huì) 楊大年 適來白事,因請(qǐng)其對(duì)。 大年 應(yīng)聲曰:‘眼中人是面前人’,一坐稱為的對(duì)?!?/p>
(3).一個(gè)座位。《晉書·禮志上》:“明堂南郊,宜除五帝之坐。五郊改五精之號(hào),皆同稱昊天上帝,各設(shè)一坐而已?!薄端问贰ざY志二》:“帝坐止三,紫微、太微者已列第二等,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?!?/p>
陳師道名句,和鄭戶部寶集丈室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