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兕梟狐宜斂跡,丈夫原不畏豪強
出自宋代仇遠《送郭君賢使君赴建德任》:
先朝日近侍明光,步武駸駸政事堂。
玉宇承恩沾湛露,金淵遺愛托甘棠。
江山此去分風月,門戶從來凜雪霜。
虎兕梟狐宜斂跡,丈夫原不畏豪強。
注釋參考
虎兕
虎與犀牛。比喻兇惡can{1~1}暴的人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虎兕出于柙?!?漢 王逸 《九思·逢尤》:“虎兕爭兮於廷中。”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景定彗星》:“ 董宋臣 巨姦宄也,乃優(yōu)縱之,以出虎兕之柙,人心怨怒,致此彗妖?!薄睹魇贰ね醯峦陚鳌罚骸敖癯龌①钜允闪t黎,縱盜賊而吞赤子,幽憤沉結(jié),叩訴無從。”
梟狐
梟與狐。比喻險惡之徒。《新唐書·宦者傳序》:“梟狐不神,天與之昏,末如亂何。”
斂跡
(1) [cover up one's traces;keep out of the way;temporarily desist from one's evil ways;lie low]∶隱蔽形跡,不敢露面
宿奸老蠹為斂跡。——《新唐書·劉棲楚傳》
(2) [restrain;refrain from evil-doing to avert public attention]∶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
屏氣斂跡
(3) [retire from public life]∶指退隱不出
斂跡避賢
詳細解釋亦作“ 斂跡 ”。1.收斂形跡。謂有所顧忌而不敢放肆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“遷 頓丘 令” 裴松之 注引《曹瞞傳》:“后數(shù)月, 靈帝 愛幸小黃門 蹇碩 叔父夜行,即殺之。京師斂跡,莫敢犯者?!薄缎绿茣鳌罚骸跋仁?,諸惡少竄名北軍,凌藉衣冠,有罪則逃軍中,無敢捕。 棲楚 一切窮治,不閲旬,宿姦老蠹為斂跡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﹝ 邵嗣堯 ﹞后由御史督學 江 南,鯁直公廉,勢要斂跡?!?王闿運 《李仁之傳》:“獄訟衰止,游惰皆斂跡?!?/p>
(2).隱藏;躲避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知止》:“夫矰繳紛紜,則鴛雛徊翮;坑穽充蹊,則麟虞斂跡?!?唐 白居易 《與陳給事書》:“可與進也,乞諸一言,小子則磨鉛策蹇,騁力於進取矣;不可進也,亦乞諸一言,小子則息機斂跡,甘心於退藏矣?!?/p>
(3).退居;隱居?!稌x書·張軌傳》:“吾在州八年,不能綏靖區(qū)域,又值中州兵亂, 秦 隴 倒懸,加以寢患委篤,實思斂跡避賢?!?唐 岑參 《終南雙峰草堂作》詩:“斂跡歸山田,息心謝時輩?!?/p>
見“ 斂跡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