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(nèi)兄蘊遐心,嘉遁性所便
出自唐代權(quán)德輿《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》:
杳杳塵外想,悠悠區(qū)中緣。
如何戰(zhàn)未勝,曾是教所牽。
遠郊有靈峰,夙昔棲真仙。
鸞聲去已久,馬跡空依然。
丹崖轉(zhuǎn)初旭,碧落凝秋煙。
松風(fēng)共蕭颯,蘿月想嬋娟。
內(nèi)兄蘊遐心,嘉遁性所便。
不能棲枳棘,且復(fù)探云泉。
中有冥寂人,閑讀逍遙篇。
聯(lián)袂共支策,摳衣嘗絕編。
徐行石上苔,靜韻風(fēng)中弦。
煙霞濕儒服,日月生寥天。
新詩來起予,璀璨七義全。
能盡含寫意,轉(zhuǎn)令山水鮮。
若聞笙鶴聲,宛在耳目前。
登攀阻心賞,愁絕空懷賢。
出處豈異途,心冥即真筌。
暫從西府檄,終臥東菑田。
不嫌予步蹇,但恐君行膻。
如能固曠懷,谷口期窮年。
注釋參考
內(nèi)兄
內(nèi)兄 (nèixiōng) 妻子的哥哥 wife’s elder brother遐心
(1).與人疏遠之心。《詩·小雅·白駒》:“毋金玉爾音,而有遐心?!?朱熹 集傳:“毋貴重爾之音聲,而有遠我之心?!?明 湯顯祖 《答門人桂仲雅書》:“我所思兮在 桂林 ,乃三年不通一問,而有遐心耶?” 清 陳確 《哭長翁叔父文》:“徒以山川遼越,音問久疏,二十年來,窅如隔世。叔父遽疑其有遐心。”
(2).避世隱居之心。 南朝 齊高帝 《塞客吟》:“悟樊籠之或累,悵遐心以棲遠?!?宋 陳師道 《寄答王直方》詩:“懷祿有遐心,從俗無遠韻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自春徂秋偶有所觸得》之八:“忽忽生遐心,終朝閟金玉。”
(3).放逸不羈之心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收疇昔之逸豫兮,卷淫放不遐心?!薄稌x書·元帝紀(jì)論》:“或高旌未拂,而遐心斯偃,迴首朝陽,仰希乾棟,帝猶六讓不居,七辭而不免也?!?/p>
(4).廣闊的胸襟。 清 黃宗羲 《蔣萬為墓志銘》:“ 萬為 之文,御以遐心,主以理骨,儼然大家體裁也。”
嘉遁
見“ 嘉遯 ”。
權(quán)德輿名句,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次趙解元韻——— 陳造〔宋代〕
- 韶州秩滿至清源道中聞子庠倒磻俱登第又題客——— 張牧〔宋代〕
- 和劉卿材十詠水鴨——— 黃庶〔宋代〕
- 樂府雜曲。鼓吹曲辭。芳樹——— 元稹〔唐代〕
- 僧了仙攜馬太守唱和求詩——— 項安世〔宋代〕
- 喜雪——— 李世民〔唐代〕
- 喜雨——— 蘇轍〔宋代〕
-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風(fēng)入松(閏元宵)——— 張炎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