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偈頌二百零五首》:
卻請和尚道,三世諸佛也靠倒。
釋迦師,凈名老,毗耶摩竭心相照。
倦鶴夜移巢,靈蛇寒入草,正偏轉側兮妙圓兼到。
注釋參考
釋迦
(1). 印度 種族名。 釋迦牟尼 即出生于此族。參閱《釋氏要覽》。
(2). 釋迦牟尼 的簡稱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答陶華陽》:“《難》云, 釋迦 之現(xiàn),近在 莊王 , 唐 虞 夏 殷 ,何必已有, 周公 不言,恐由未出?!?元 耶律楚材 《燕京大覺禪寺奧公乞經(jīng)藏記既成以詩戲之》:“詞源老去苦無多,強著閑文讚 釋迦 ?!?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四:“今諸山知識,往往互詆為魔, 釋迦 之預記,胡不爽乃爾耶?”
毗耶
亦作“ 毗邪 ”。亦作“毘耶”。1.佛教語。梵語的譯音。又譯作“毗耶離”、“毘舍離”、“吠舍離”。古 印度 城名。《維摩經(jīng)》說, 維摩詰 (意譯 凈名 )居士住 毗耶城 (在今 印度 比哈爾邦 南部)。 釋迦牟尼 于該地說法時, 維摩詰 稱病不去。 釋迦 派 文殊師利 前往問疾。 文殊師利 問 維摩詰 :“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?” 維摩詰 默然不對。 文殊師利 嘆曰:“乃至無有文字語言,是真入不二法門”。古代詩文中,多以此佛教傳說故事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諦的典故。 南朝 齊 王屮 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掩室 摩竭 ,用啟息言之津;杜口 毗邪 ,以通得意之路?!?唐 陸龜蒙 《奉酬裘美早春病中書事》詩:“欲入 毘耶 問,無人敵 浄名 ?!?宋 張孝祥 《踏莎行》詞:“故人相見尤堪喜, 山陰 乘興不須回。 毗耶 問疾難為對?!?/p>
(2).指 維摩詰菩薩 。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、善說佛理之人。 唐 賈島 《和孟逸人林下道情》:“陋巷貧無悶, 毗耶 疾未調(diào)?!?清 錢謙益 《贈胡泌水》詩:“談天欲杜 毘耶 口,午夜燃燈禮 浄名 ?!?清 姚鼐 《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》詩:“巵言聊一放,閉口終 毘耶 ?!?/p>
(3).指《維摩經(jīng)》。 宋 王安石 《北窗》詩:“北窗枕上春風暖,謾讀 毗耶 數(shù)卷書?!?/p>
摩竭
(1).亦作“ 摩伽羅 ”。梵語makara的譯音。大魚;鯨魚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聞義里》:“ 河 西岸有如來作摩竭大魚,從河而出,十二年中以肉濟人處,起塔為記,石上猶有魚鱗紋?!薄斗g名義集·畜生》:“摩竭,或摩伽羅,此云鯨魚。雄曰鯨,雌曰鯢。大者長十餘里?!?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水族·鯨》:“《華夷志》:‘海中大魚口可容舟,其名曰摩竭?!?,摩竭,梵語,即鯨魚也?!?/p>
(2).古代 印度 摩伽陀國 (Magadha)的省稱。在今 比哈爾邦 南部,是早期佛教的中心。 南朝 齊 王屮 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掩室 摩竭 ,用啟息言之津;杜口 毗邪 ,以通得意之路。”
心相
(1).佛教語。指能感知之心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yi{1-1}解五·寶亮》:“如來乘本愿以託生,現(xiàn)慈力以應化,離文字以設教,忘心相以通道?!?唐 張說 《鄎國長公主碑》:“貝葉真偈,現(xiàn)心相於銀鉤。” 宋 吳處厚 《青箱雜記》卷四:“諺曰:‘有心無相,相逐心生,有相無心,相隨心滅?!搜匀艘孕南酁樯弦?。”
(2).方言。心思,興趣。《何典》第六回:“人説‘叫化三年,做官無心相’?!?/p>
釋正覺名句,偈頌二百零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