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逢《懷夢英大師》:
林巒影里有清賢,與我相知二十年。
書札愛工精玉筯,利名拋舍住金田。
吟容賈島稱詩匠,辭許劉靈作酒仙。
別后近聞棲華岳,亂云應(yīng)瓷情眠。
注釋參考
書札
書札 (shūzhá) 書信 letter 見有書札托我回復(fù)玉筯
亦作“ 玉箸 ”。1.玉制的筷子;筷子的美稱。 唐 杜甫 《野人送朱櫻》詩:“金盤玉筯無消息,此日嘗新任轉(zhuǎn)蓬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元明留別》詩:“桄榔筍白映玉箸,椰子酒清宜具觴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醉白以杭州韭見餉欣然命酌得詩》之一:“廚娘細(xì)斫銀絲鱠,老子歡齊玉筯頭?!?/p>
(2).喻眼淚。 南朝 梁 簡文帝 《楚妃嘆》詩:“金簪鬢下垂,玉筯衣前滴?!?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鐵衣遠(yuǎn)戍辛勤久,玉箸應(yīng)啼別離后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從軍別意》:“驟聞蘭友戍天涯,不覺離愁鎖兩眉。作惡中年,玉筯并垂。” 吳有章 《清宮詞》詩:“宮花依舊爛春紅,玉筯雙垂染血濃?!?/p>
(3).佛家指坐化時垂下的鼻涕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嗓》:“ 王 ( 王和卿 )忽坐逝,而鼻垂雙涕尺餘,人皆嘆駭。 關(guān) ( 關(guān)漢卿 )來弔唁,詢其由,或?qū)υ疲骸酸尲宜^坐化也?!瘡?fù)問鼻懸何物,又對云:‘此玉筯也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せ艮I》:“看 蓮女 鼻中流下兩管玉筯來,遂揭了銷金蓋頭,用手一搖,見 蓮女 端然坐化而死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五》:“﹝ 槐南 一僧﹞溘然而逝,合掌端坐仍如故,鼻垂兩玉筯,長尺餘,眾大驚異?!?/p>
(4).喻小冰柱。 宋 蘇轍 《同王適賦雪》詩:“細(xì)排玉箸短垂簷,暗結(jié)輕冰時入研?!?宋 辛棄疾 《鷓鴣天·和趙文鼎提舉賦雪》詞:“香暖處,酒醒時,畫簷玉筯已偷垂?!?/p>
(5).書體名。指 秦 李斯 所創(chuàng)之小篆。 李綽 《尚書故實(shí)》引 唐 張懷瓘 《書斷》曰:“如科斗、玉筯、偃波之類,諸家共五十二般?!?五代 齊己 《謝西川曇域大師玉箸篆書》詩:“玉筯真文久不興, 李斯 傳到 李陽冰 ?!?元 鄭杓 《衍極·書要》“篆有垂露、復(fù)書、雜體” 元 劉有定 注:“小篆之別十一,曰玉筯篆, 秦 小篆也, 李斯 等作。”
利名
名利。 宋 孫光憲 《浣溪沙》詞:“滿眼利名渾信運(yùn),一生狂蕩恐難休。” 金 韓玉 《感皇恩》詞:“塵世利名,於身何有?老去生涯殢樽酒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四:“及至后邊風(fēng)云際會,超出泥涂,終日在仕宦途中、冠裳里面馳逐富貴,奔驅(qū)利名?!?/p>
拋舍
拋開,撇下。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漢宮秋》第二折:“妾情愿和番,得息刀兵,亦可留名青史。但妾與陛下闈房之情,怎生拋捨也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散發(fā)歸林》:“最苦生離難拋捨,未知再會何時也?!薄栋籽┻z音·玉蜻蜓·顯魂》:“你高堂大廈都拋捨,到如今,只落得朦朧夜影入簾籠?!?/p>
金田
(1).佛教指菩薩所居之地。亦為佛寺的別稱。 唐 宋之問 《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(yīng)制》:“散花多寳塔,張樂布金田。” 五代 齊己 《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》詩:“林僧曉來此,滿汲灑金田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酬處才上人詩》:“可憐嗷嗷避征役,半入金田不耕織。”參見“ 金地 ”。
(2).地名。 金田村 。在 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 桂平縣 北部。公元1851年 洪秀全 、 楊秀清 等在這里舉行武裝起義,稱“金田起義”。
趙逢名句,懷夢英大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最佳東方招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