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活人歌》:
大圣靈驗普庵圓,廣施含靈遇有緣。
信心清凈通靈感,萬病俱銷釋業(yè)愆。
文殊體,用普賢,活人歌裹現(xiàn)金仙。
藥王藥上非他術(shù),扁鵲孫真共一言。
分三服,凈水煎,莫將血味污心田。
萬物有形皆我體,但行慈德解仇冤。
內(nèi)無想,外無緣,何必神方肘后傳。
身心本是金剛體,不解觀心被業(yè)纏。
藥病銷,心月圓,信時佛豈獨西天。
在在處處人皆有,世間無比這靈源。
除罪垢,脫百冤,解使昏□朗義天。
信知非我誰為病,大士維摩笑裹眠。
眾生病,我不顛,體沒眾生我病痊。
不二法門誰敢道,金毛師子露身全。
速投藥,解塵緣,莫學(xué)群迷眼似圣。
隨機應(yīng)感非難易,信手拈來不用錢。
注釋參考
信知
深知,確知。 唐 杜甫 《兵車行》:“信知生男惡,反是生女好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九九引 唐 唐臨 《冥報記·李大安》:“於是嘆異,信知圣教不虛,遂加崇信焉?!?/p>
大士
(1).德行高尚的人。《管子·法法》:“凡論人有要,矜物之人,無大士焉?!?尹知章 注:“大士不矜,謙以接物?!薄俄n詩外傳》卷九:“ 孔子 曰:‘大士哉! 由 來,區(qū)區(qū)汝何攻? 賜 來,便便汝何使?愿得衣冠為子宰焉?!?/p>
(2).佛教對菩薩的通稱。 南朝 齊 周颙 《重答張長史》:“夫大士應(yīng)世,其體無方,或為儒林之宗,或為國師道士,斯經(jīng)教之成説也?!?唐 湛然 《法華文句記》卷二:“大士者,《大論》稱菩薩為大士,亦曰開士?!?/p>
(3).特指觀世音菩薩?!都t樓夢》第五十回:“不求大士瓶中露,為乞 嫦娥 檻外梅?!?/p>
(4).對高僧的敬稱。 宋 蘇軾 《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》:“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?!?/p>
正獄訟之官?!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: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,典司六典?!?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禮記上》:“今案《晏子春秋·諫篇》:‘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,則泰士 子牛 存矣;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,則泰祝 子游 存矣。’泰士、泰祝即大士、大祝也。大士正獄訟,蓋若《秋官·士師》察獄訟之辭矣。”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衛(wèi)侯 與 元咺 訟, 寧武子 為輔, 鍼莊子 為坐, 士榮 為大士?!?杜預(yù) 注:“大士,治獄官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臣術(shù)》:“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,而九族益親,民益富。”
維摩
(1). 維摩詰 的省稱。 唐 李商隱 《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》詩:“ 維摩 一室雖多病,亦要天花作道場?!?宋 蘇軾 《殢人嬌》詞:“白髮蒼顏,正是 維摩 境界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王石谷畫》詩之二:“一幅天然圖畫里, 維摩 僧寺 破山 橋?!?/p>
(2).即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。通行 后秦 鳩摩羅什 譯本。共十四品。 唐 賈島 《訪鑒玄師侄》詩:“《維摩》青石講初休,緣訪親宗到 普州 ?!?元 雅琥 《留別凱烈彥卿學(xué)士》詩:“汗竹有編歸太史,雨花無跡染《維摩》?!?清 龔自珍 《西郊落花歌》:“先生讀書盡三藏,最喜《維摩》卷里多清詞?!?/p>
釋印肅名句,活人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