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下稱觴,門前問寢,幸有嵩謨子
出自宋代熊大經(jīng)《酹江月(子慶母八十)》:
人生八十,自兒時祝愿,這般年數(shù)。
滴露研朱輕點筆,個個眉心丹字。
萱草叢邊,梅花香里,真有人如此。
紅顏青鬢,兒時依舊相似。
堪笑生子愚癡,投身枳棘,欲了官中事。
萬疊關山遙望眼,遐瞬白云飛處。
膝下稱觴,門前問寢,幸有嵩謨子。
更望此去,十分好學彭祖。
注釋參考
膝下
(1) [children]∶子女幼時常依于父母膝下,故借指幼兒
親生之膝下。——《孝經(jīng)》
膝下猶虛
(2) [(in letters)address to one's parents]∶在與父母通信時,用作敬辭,表示對父母的愛慕
違離膝下,三十五年。——守文護《報父母》
父親大人膝下
詳細解釋(1).指人幼年時常依于父母膝旁,言父母對幼孩之親昵?!缎⒔?jīng)·圣治》:“故親生之膝下,以養(yǎng)父母日嚴?!?唐玄宗 注:“親猶愛也,膝下謂孩幼之時也?!焙笥米鲗Ω改傅挠H敬之稱。 晉 劉柔 妻 王氏 《懷思賦》:“憶昔日之歡恃,奉膝下而怡裕?!?北周 宇文護 《報母書》:“區(qū)宇分崩,遭遇災禍,違離膝下,三十五年?!本﹦ 犊兹笘|南飛》第一場:“母親請上受我一拜。兒久離膝下,少奉甘旨,恕孩兒不孝之罪。”又如給父母或祖父母寫信時,在開頭的稱呼下加“膝下”兩字,以示親敬。
(2).指父母的身邊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為文惠太子禮佛愿疏》:“元良之位,長守膝下之懽?!薄缎绿茣じ咦诩o》:“ 太宗 嘗命皇太子游歡習射,太子辭以非所好,愿得奉至尊,居膝下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幕兀骸袄戏蚱拚捕嗔藘蓚€媳婦慶賞團圓,偏兒子又不在膝下。” 巴金 《我的眼淚》:“他出生在陽光明媚的 南歐 的鄉(xiāng)村,在雙親的膝下一直生活到十三歲。”
稱觴
舉杯祝酒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》之九:“降席連緌,稱觴接武。” 唐 馬懷素 《餞唐永昌》詩:“聞君出宰 洛陽 隅,賓友稱觴餞路衢?!?宋 王安石 《次韻王禹玉平戎慶捷》:“稱觴別殿傳新曲,銜璧寧王按舊儀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三回回目:“試鄉(xiāng)科文闈放榜,上母壽戲綵稱觴。”參見“ 稱觴上壽 ”。
問寢
問候尊長起居。 唐 李善 《上<文選>注表》:“ 昭明太子 業(yè)膺守器,譽貞問寢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圣人何以加孝,朕每懷問寢之思。” 清 曹寅 《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鹿苑》詩之一:“云影觚稜曙色開,雞鳴問寢大家來?!眳⒁姟?問安視寢 ”。
幸有
本有;正有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詩之三:“ 杜曲 幸有桑麻田,故將移住南山邊?!?宋 賀鑄 《望湘人》詞:“不解寄一字相思,幸有歸來雙燕?!?/p>
熊大經(jīng)名句,酹江月(子慶母八十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光速大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