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醪半清濁,夷饌雜腥膻
出自唐代元稹《酬竇校書二十韻(次本韻)》:
鷗鷺元相得,杯觴每共傳。
芳游春爛熳,晴望月團圓。
調(diào)笑風流劇,論文屬對全。
賞花珠并綴,看雪璧常連。
竹寺荒唯好,松齋小更憐。
潛投孟公轄,狂乞莫愁錢。
塵土拋書卷,槍籌弄酒權。
令夸齊箭道,力斗抹弓弦。
但喜添樽滿,誰憂乏桂然。
漸輕身外役,渾證飲中禪。
及我辭云陛,逢君仕圃田。
音徽千里斷,魂夢兩情偏。
足聽猿啼雨,深藏馬腹鞭。
官醪半清濁,夷饌雜腥膻。
顧影無依倚,甘心守靜專。
那知暮江上,俱會落英前。
款曲生平在,悲涼歲序遷。
鶴方同北渚,鴻又過南天。
麗句慚虛擲,沉機懶強牽。
粗酬珍重意,工拙定相懸。
注釋參考
清濁
(1).清水與濁水。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“ 涇 以 渭 濁” 毛 傳:“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?!?唐 高適 《贈別王七十管記》詩:“隨波混清濁,與物同丑麗。” 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妝域》:“蓬卷無根株,渦洄亂清濁?!?/p>
(2).喻人事的優(yōu)劣、善惡、高下等?!妒酚洝翘兰摇罚骸?延陵季子 之仁心,慕義無窮,見微而知清濁。”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宋云行紀》:“事涉疑似,以藥服之,清濁則驗?!?宋 蘇軾 《錢君倚哀詞》:“吾將觀子之進退以自卜兮,相行止以效清濁?!?/p>
(3).音樂的清音與濁音?!秶Z·周語下》:“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?!薄抖Y記·樂記》:“倡和清濁,迭相為經(jīng)。” 晉 陸機 《漢高祖功臣頌》:“震風過物,清濁效響?!?/p>
(4).語音的清聲與濁聲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音辭》:“而古語與今殊別,其間輕重清濁,猶未可曉。” 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上:“ 陸法言 著《切韻》,時俗不曉其韻之清濁,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,而為 吳 音也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音律》:“至於填詞一道,則句之長短,字之多寡,聲之平上去入,韻之清濁陰陽,皆有一定不移之格。”
(5).清氣與濁氣。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?!段倪x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夫泰極剖判,造化權輿,體兼晝夜,理包清濁?!?李善 注:“清輕者上為天,濁重者下為地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辭·周五聲調(diào)曲·宮調(diào)曲之一》:“氣離清濁割,元開天地分。”
腥膻
腥膻 (xīngshān) 腥而膻的味道 smelling of fish or mutton元稹名句,酬竇校書二十韻(次本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