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,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。
出自明代 程登吉《幼學(xué)瓊林·卷一·天文》:
摘自《幼學(xué)瓊林·卷一·天文》
解釋:輕清的元?dú)庀蛏细∩纬闪颂?,厚重混濁的部分凝結(jié)在下面便形成了地。
原文摘要:
混沌初開,乾坤始奠。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,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。日月五星,謂之七政;天地與人,謂之三才。日為眾陽之宗,月乃太陰之象。虹名螮蝀,乃天地之淫氣;月里蟾蜍,是月魄之精光。風(fēng)欲起而石燕飛,天將雨而商羊舞。旋風(fēng)名為羊角,閃電號(hào)曰雷鞭。青女乃霜之神,素娥即月之號(hào)。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,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。云師系是豐隆,雪神乃是滕六。歘火、謝仙,俱掌雷火;飛廉、箕伯,悉是風(fēng)神。列缺乃電之神,望舒是月之御。甘霖、甘澍,僅指時(shí)雨;玄穹、彼蒼,悉稱上天。雪花飛六出,先兆豐年;日上已三竿,乃云時(shí)晏。蜀犬吠日,比人所見甚??;吳牛喘月,笑人畏懼過甚。望切者,若云霓之望;恩深者,如雨露之恩。參商二星,其出沒不相見;牛女兩宿,惟七夕一相逢。后羿妻,奔月
注釋參考
輕清
(1).輕而清澈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玉川子》:“至於浣衣尤更潔白,則水之輕清益可知矣?!薄度龂萘x》第八六回:“昔混沌既分,陰陽剖判;輕清者上浮而為天,重濁者下凝而為地。”
(2).謂風(fēng)格簡(jiǎn)明輕快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必?cái)匡喨胍?guī),促其音節(jié),辨要輕清,文而不侈,亦啟之大略也?!?唐 盧照鄰 《<南陽公集>序》:“北方重濁,獨(dú) 盧黃門 往往高飛;南國輕清,惟 庾中丞 時(shí)時(shí)不墜?!?宋 吳可 《藏海詩話》:“《木蘭詩》云‘磨刀霍霍向豬羊’,‘向’字能回護(hù)tu{1~1}殺之意,而又輕清。”
(3).謂聲音輕柔而清脆。 宋 朱淑真 《中秋聞笛》詩:“誰家橫笛弄輕清,喚起離人枕上情。” 王統(tǒng)照 《號(hào)聲》:“時(shí)而有曲折的流水從樹木中間流過,如奏著輕清的音樂?!?/p>
上浮
上浮 (shàngfú) 向上漂(跟“下沉”相對(duì)) float 借指在原有基礎(chǔ)上向上升而又不固定 go up and unsteady 由于工作成績(jī)異常突出,他上浮了一級(jí)工資 又如:價(jià)格上浮;獎(jiǎng)金上浮重濁
(1).濃重渾濁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(xùn)》:“宇宙生氣,氣有涯垠。清陽者薄靡而為天,重濁者凝滯而為地。” 魯迅 《準(zhǔn)風(fēng)月談·喝茶》:“去買了二兩好茶葉……卻不料鄭重其事的來喝的時(shí)候,味道竟和我一向喝著的粗茶差不多,顏色也很重濁?!?/p>
(2).謂聲音低沉粗重?!妒勒f新語·輕詆》“何至作老婢聲”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注:“ 洛 下書生詠音重濁,故云老婢聲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他的聲調(diào)很急促,很重濁,顯然他把眼前這件事看得很嚴(yán)重?!?/p>
(3).謂字體臃腫鄙俗或文字繁冗凝滯。 宋 魏泰 《東軒筆錄》卷十五:“ 開元 、 天寶 以后,﹝字體﹞變?yōu)榉屎?,?蘇靈芝 輩,幾於重濁?!?金 王若虛 《史記辨惑七》:“自 園 ( 李園 )用事以下,冗復(fù)重濁,殆不可讀?!?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七章第七節(jié):“同一風(fēng)氣中成長起來的書家, 蘇靈芝 字肥而重濁, 顏真卿 字肥而健壯,人品不同,書品也不同?!?/p>
(4).猶言不清白,糊涂。 元 楊顯之 《酷寒亭》第三折:“俺生活不重濁,不住的運(yùn)水提漿,炊盪時(shí)燒柴撥火?!?/p>
為地
見“ 為之地 ”。
程登吉名句,幼學(xué)瓊林·卷一·天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