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有徵黃日,名川莫厭游
出自唐代薛蒙《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作》:
左綿江上樓,五馬此銷愁。
暑退千山雪,風(fēng)來萬木秋。
邅回猶刺郡,系滯似維舟。
即有徵黃日,名川莫厭游。
注釋參考
徵黃
西漢 黃霸 為 潁川 太守,有治績,被征為京兆尹。事見《漢書·循吏傳·黃霸》。后因以“徵黃”謂地方官員有治績,必將被朝廷征召,升任京官。 唐 杜甫 《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》詩:“寵渥徵 黃 漸,權(quán)宜借 寇 頻?!?仇兆鰲 注:“徵 黃 漸,漸將內(nèi)召也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投柴殿院》詩:“ 南 園休命侶,北闕即徵 黃 。”
名川
大的河流。《左傳·襄公十一年》:“司慎司盟,名山名川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名川,謂四瀆也?!薄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八腊饲Ю?,受水者亦八千里,通谷六。名川六百,陸注三千,小水萬數(shù)。”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自 華 以西,名山七,名川四?!薄稌x書·周馥傳》:“ 淮 揚(yáng) 之地,北阻 涂山 ,南抗靈岳,名川四帶,有重險(xiǎn)之固。”
薛蒙名句,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