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兀堆堆,髑髏眼開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兀兀堆堆,髑髏眼開。
全身放下,借伴還來。
一彈指響流通句,樓閣門門見善財。
注釋參考
兀兀
兀兀 (wùwù) 不動的樣子 motionless 他兀兀地看看我 勤奮刻苦的樣子 diligent 昏沉的樣子 dazed堆堆
(1).兀立貌。 唐 韓愈 《路傍堠》詩:“堆堆路傍堠,一雙復(fù)一隻?!?/p>
(2).久坐不移貌。 唐 王建 《新嫁娘詞》之一:“鄰家人不識,牀上坐堆堆。”《何典》第七回:“﹝ 活死人 ﹞與他娘兩個閑話白嚼蛆,堆堆坐,堆堆講,也沒甚厭時?!?清 翟灝 《通俗編·狀貌》:“其本字當(dāng)作敦?!对姟罚骸乇霜?dú)宿?!?,音堆。注云:‘不移貌?!端貑枴罚骸列稳藙t敦敦然,兀兀然?!约?唐 宋 所云堆堆?!?/p>
髑髏
(1) [dead man's skull;skull of a dead person] 死人的頭蓋骨
莊子之 楚,見髑髏。——《莊子·至樂》
(2) 通常用作危險警告;骷髏
詳細(xì)解釋(1).頭骨。多指死人的頭骨。《莊子·至樂》:“ 莊子 之 楚 ,見空髑髏?!?三國 魏 曹植 《髑髏說》:“顧見髑髏,塊然獨(dú)居?!?宋 蘇軾 《髑髏贊》:“黃沙枯髑髏,本是桃李面?!?/p>
(2).指死人的頭。 唐 杜甫 《戲作花卿歌》:“ 子璋 髑髏血模糊,手提擲還 崔大夫 。” 清 秋瑾 《紅毛刀歌》:“遭斯刃者凡幾輩?髑髏成羣血涌濤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起死》:“阿呀!一個髑髏。這是怎的?”參見“ 骷髏 ”。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