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無鄙吝隔塵埃,昨日丘門避席來。
出自唐朝趙嘏《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玨相公》
都無鄙吝隔塵埃,昨日丘門避席來。
靜語乍臨清廟瑟,披風(fēng)如在九層臺(tái)。
幾煩命妓浮溪棹,每許論詩注酒杯。
從此微塵知感戀,七真臺(tái)上望三臺(tái)。
注釋參考
都無
倘無,若無。 宋 辛棄疾 《鷓鴣天·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送之》詞:“晚歲躬耕不怨貧,隻雞斗酒聚比隣。都無 晉 宋 之間事,自是 羲皇 以上人。” 鄧廣銘 箋注:“‘都無’當(dāng)作‘倘無’解。 陶淵明 生於 東晉 末年,卒於 劉宋 初年。其時(shí)內(nèi)多篡弒之禍,而北方則先后分處於 十六國 統(tǒng)治下……故 稼軒 作此設(shè)詞,以為若無 晉 宋 之間事,則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?!?/p>
鄙吝
亦作“ 鄙恡 ”。1.形容心胸狹窄。 唐 高適 《苦雨寄房四昆季》詩:“擕手流風(fēng)在,開襟鄙吝祛?!?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借兵》:“不知幾時(shí)同來湖上,把臂談心,消我近來的鄙吝也呵。” 清 馮班 《鈍吟雜錄·遺言》:“夫山水之文,使人蕭遠(yuǎn)無鄙恡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半夏小集》:“令人看了神旺,消去鄙吝的心?!?/p>
(2).過分愛惜錢財(cái)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素鄙吝者,欲其觀古人貴義輕財(cái)?!?明 馬愈 《馬氏日抄·胡宗伯》:“豈鄙吝邪?不欲過享其福耳?!?明 李贄 《與城老書》:“ 友山 鄙吝不堪,此處不曾捨半分?!?/p>
塵埃
塵埃 (chén āi) 飛揚(yáng)的塵土 dust;dirt 塵埃傳播病菌 ;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蟬蛻于濁穢,以浮游塵埃之外,不獲世之滋垢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 蒙世俗之塵埃。昨日
昨日 (zuórì) 昨天 yesterday丘門
(1). 孔 門。指 孔丘 的門下?!读凶印ぶ倌帷罚骸澳朔?丘 門,絃歌誦書,終身不輟?!?/p>
(2).泛指儒者之門。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寄萬州崔使君》詩:“ 丘 門多白首, 蜀 郡滿青襟?!?唐 陸暢 《陜州逢竇鞏同宿寄江韋協(xié)律》詩:“共出 丘 門歲九霜,相逢悽愴對(duì)離觴?!?唐 黃滔 《祭司勛孫郎中》:“ 滔 早于輦轂,歷踐軒墻。旋振羽于 丘 門,獲陪塵于 阮 巷?!?/p>
避席
亦作“ 避廗 ”。1.古人席地而坐,離席起立,以示敬意。《呂氏春秋·慎大覽》:“ 武王 避席再拜之,此非貴虜也,貴其言也。”《文選·司馬相如<上林賦>》:“於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廗曰:‘鄙人固陋,不知忌諱,乃今日見教?!?李善 注:“《孝經(jīng)》曰:‘ 曾子 避席?!瘡K與席古字通?!薄稘h書·灌夫傳》:“已 嬰 為壽,獨(dú)故人避席,餘半膝席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珠利耶國》:“於是避席禮謝,深加敬嘆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回:“ 允 避席問曰:‘ 孟德 有何高見?’”
(2).指讓席,以示敬意?!肚f子·盜跖》:“謁者復(fù)通, 盜跖 曰:‘使來前!’ 孔子 趨而進(jìn),避席反走,再拜 盜跖 。”
(3).泛指離席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王渙之》:“忽有梨園伶官十?dāng)?shù)人,登樓會(huì)讌。三詩人因避席偎映,擁爐火以觀焉。” 清 捧花生 《畫舫馀談》:“觴客未畢,勿避席而起?!?/p>
(4).指逃席。 元 楊梓 《豫讓吞炭》第一折:“主人, 讓 聞我主索地, 趙君 避席,主人反欲見伐。”
(5).猶離職。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支志乙·永悟侍者》:“ 悟 曰:‘事既彰露,彼不宜復(fù)留。’遂遣出院。未幾, 悟 亦避席,與之姪過 南康 ?!?/p>
(6).回避,避退。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志補(bǔ)·鳳翔道上石》:“兩屏相對(duì),列于便殿燕幾,他珍器百種皆避席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慮婚》:“花面沖場(chǎng),正生避席,非關(guān)倒置梨園,祇為從來雅尚?!?/p>
趙嘏名句,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玨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