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曾國藩《歲暮雜感十首》:
擬學坡公饋歲詩,花箋何處寄相思?陽和未老貂先敝,暖氣初回鳥竟知。
游子情懷隨地遠,天家雨露及時施。
小儒莫獻升平頌,幸傍龍樓睹上儀。
注釋參考
擬學
猶仿效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此是屋上架屋耳,事事擬學,而不免儉狹。”
坡公
對 宋 蘇軾 的敬稱。 蘇軾 號 東坡居士 。 清 林則徐 《中秋眺月有作》詩:“ 坡公 渡???羅浮 ,涼天佳月皆中秋?!眳⒁姟?坡老 ”、“ 坡仙 ”。
饋歲
歲末相互饋贈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·賓退雜識》:“彼中以魚曝乾,歲底至京,與黃羊雉兔,同為饋歲之珍。”《林則徐日記·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》:“ 烏魯木齊 惠都護 遣弁賷書來饋歲?!?/p>
餽歲:歲末相互饋贈。餽,通“ 饋 ”。 晉 周處 《風土記》:“ 蜀 之風俗,晚歲相與餽問,謂之餽歲?!?宋 蘇軾 《歲晚思歸寄子由》詩序:“歲晚相與餽問,為餽歲。”一本作“ 饋歲 ”。
花箋
精致華美的箋紙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<玉臺新詠>序》:“三臺妙跡,龍伸蠖屈之書;五色花箋, 河北 、 膠東 之紙?!?宋 孫光憲 《河傳》詞:“襞花箋,艷思牽,成篇?!?徐遲 《財神和觀音》:“他接過了稿紙來,那是他自己的造紙廠為他特制的花箋,上面的花紋是他自己的印制處給制版的?!?/p>
花牋:精致華美的箋紙。 唐 黃滔 《秋色賦》:“ 潘岳 乃驚素髮,感流年,抽綵筆,疊花牋。” 唐 王建 《宮詞》之五:“內(nèi)人對御疊花牋,繡坐移來玉案邊?!?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相思
相思 (xiāngsī) 互相思念,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lovesickness;yearning between lovers曾國藩名句,歲暮雜感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