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手持杯滿泛,左手持螯大嚼,萸菊互相酬
出自宋代吳潛《水調(diào)歌頭(戊午九月,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)》:
重九先三日,領(lǐng)客上危樓。
滿城風雨都住,天亦相邀頭。
右手持杯滿泛,左手持螯大嚼,萸菊互相酬。
徒倚闌干角,一笑與云浮。
望平疇,千萬頃,稻粱收。
江澄海晏無事,贏得小遲留。
但恨流光抹電,假似年華七十,只有六番秋。
戲馬臺休問,破帽已颼颼。
注釋參考
右手
右手 (yòushǒu) 右邊的手 right hand 右首 the right side左手
左手 (zuǒshǒu) 左邊的手 the left hand 用左手痛打 左邊兒;左首 the left;the left-hand side大嚼
大口咬嚼?!段倪x·曹植<與吳季重書>》:“過屠門而大嚼?!?李善 注引 桓譚 《新論》:“知肉味美,對屠門而大嚼。” 宋 陸九淵 《少時作》詩:“有時此輩未妥帖,哮吼大嚼無毫全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四二回:“你快畫罷,我連題跋都有了:起了名字,就叫做‘攜蝗大嚼圖’。”
相酬
(1).唱和;酬對。 唐 韓愈 《雙鳥》詩:“還當三千秋,更起鳴相酬。” 宋 朱熹 《再和油字韻》:“箇里竟能無一語,應(yīng)慙二鳥起相酬?!?明 袁宗道 《六月三十夜同蕭允升過黃思立齋頭》詩:“一見生狂態(tài),相酬多謔言?!?/p>
(2).報答;酬謝?!稏|周列國志》第三二回:“某等愿送汝君歸國,何以相酬?” 清 管同 《黃蛟門傳》:“人或招飲食,必堅拒逃匿,須要覓牽持,不得已而后至。經(jīng)數(shù)日輒相酬,其豐腆恆加倍?!?/p>
吳潛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戊午九月,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晚安精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