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蒙仲《鹽梅》:
眾口一酸調(diào),佳處在味外。
忽使水火爭,誰令居鼎鼐。
注釋參考
水火
水火 (shuǐhuǒ) 水和火 fire and water 水火無情 比喻根本對立的事物 inborn hostility 備曰:“今指與吾為水火者, 曹操也。”——《三國志·龐統(tǒng)傳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 比喻災(zāi)難、艱險 disaster 當(dāng)統(tǒng)治者昏庸腐朽,…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,把反抗強(qiáng)權(quán),救民于水火之中作為自己的理想?!冻绺叩睦硐搿? 水火 (shuǐhuǒ) 指大小便 stool and urine令居
古地名。 西漢 置縣, 晉 廢。 前涼 復(fù)置,旋廢。治所在今 甘肅 永登 西北,地當(dāng) 湟水 流域通向 河西走廊 的要沖?!妒酚洝て綔?zhǔn)書》:“數(shù)萬人發(fā) 三河 以西騎擊 西羌 ,又?jǐn)?shù)萬人度 河 筑 令居 ?!薄妒酚洝ば倥袀鳌罚骸?漢 度 河 自 朔方 以西至 令居 ,往往通渠置田,官吏卒五六萬人,稍蠶食,地接 匈奴 以北?!?/p>
鼎鼐
(1).鼎和鼐。古代兩種烹飪器具?!稇?zhàn)國策·楚策四》:“故晝游乎江湖,夕調(diào)乎鼎鼐。” 宋 張邦基 《墨莊漫錄》卷七:“予以謂古之鼎鼐皆無蓋,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,此乃敦耳?!?/p>
(2).喻指宰相等執(zhí)政大臣。 唐 蘇颋 《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(jiān)李乂神道碑》:“鼎鼐遞襲,簪纓相望。” 元 汪元亨 《雁兒落過得勝令·歸隱》曲:“慚居鼎鼐官,笑領(lǐng)煙霞伴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分任》:“急遞鹽梅信,飛傳鼎鼐家。”參見“ 鼎鼐調(diào)和 ”。
方蒙仲名句,鹽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