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丘處機《報師恩五首》
不僧不道不溫柔。九伯人前不害羞。覺性一時超法界。知身億劫是吾囚。改頭換面人難悟,走骨行尸我不憂。得意忘形還樸去,從教人笑不風
懶看經(jīng)教懶燒香。兀兀騰騰似醉狂。日月但知生與落,是非寧辨短和長。客來坐上心慵問,飯到唇邊口倦張。不是故將形體縱,養(yǎng)成貧病療無
神仙縹緲太虛私。世俗無由得見之。幸遇門庭開教化,臨逢齋醮莫推辭。擔家造孽常終日,作福治心只暫時。更到時來心不謹,終身何以報恩
一方勝景滿川稀。水竹彎環(huán)四面圍。簇檻名花紅冉冉,當門幽檜綠依依。爭歌稚子春風舞,*巧靈禽曉樹啼。社內(nèi)人家三十戶,崇真修道壓
一橫嘉景日常新。古柏森森四季春。福地清高稀俗事,名壇時復(fù)會仙賓。人人盡喜生中國,戶戶虔心敬上真。唯愿諸公皆省悟,同登無漏出紅
以上丘處機作品《報師恩》共5首
注釋參考
改頭換面
改頭換面 (gǎitóu-huànmiàn) 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動,其內(nèi)容卻依然如故 make the superficial changes;change the appearance only 改頭換面孔,不離舊時人?!啤?寒山《寒山詩》 今人作經(jīng)義,正是醉人說話,只見許多說話,改頭換面,說了又說,不成文字?!吨熳诱Z錄·朱子》 成語解釋原指人的容貌發(fā)生了改變。現(xiàn)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內(nèi)容實質(zhì)不變。改頭換面出處唐·寒山《詩三百三首》第二一四首:“改頭換面孔,不離舊時人?!笔褂美湓﹤瓘母羰郎睿喾瓯闫饸⑿?。改頭換面猶相報,何況容顏儼在今。走骨行尸
同“ 走肉行尸 ”。 元 楊暹 《劉行首》第一折:“莫怪我叮嚀切切,走骨行尸,貪財戀色,枉消年月?!?/p>成語解釋同“ 走肉行尸 ”。 元 楊暹 《劉行首》第一折:“莫怪我叮嚀切切,走骨行尸,貪財戀色,枉消年月。”走骨行尸出處晉·王嘉《拾遺記》卷六:“夫人好學(xué),雖死若存;不學(xué)者,雖存,謂之行尸走肉耳?!笔褂美涓念^換面人難悟,
丘處機名句,報師恩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