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曹植《蟬賦》:
唯夫蟬之清素兮,潛厥類乎太陰。
在盛陽之仲夏兮,始游豫乎芳林。
實(shí)澹泊而寡欲兮,獨(dú)怡樂而長吟。
聲皦皦而彌厲兮,似貞士之介心。
內(nèi)含和而弗食兮,與眾物而無求。
棲高枝而仰首兮,漱朝露之清流。
隱柔桑之稠葉兮,快啁號以遁暑。
苦黃雀之作害兮,患螳螂之勁斧。
冀飄翔而遠(yuǎn)托兮,毒蜘蛛之網(wǎng)罟。
欲降身而卑竄兮,懼草蟲之襲予。
免眾難而弗獲兮,遙遷集乎宮宇。
依名果之茂陰兮,托修干以靜處。
有翩翩之狡童兮,步容與于園圃。
體離朱之聰視兮,姿才捷于狝猿。
條罔葉而不挽兮,樹無干而不緣。
翳輕軀而奮進(jìn)兮,跪側(cè)足以自閑。
恐余身之驚駭兮,精曾睨而目連。
持柔竿之冉冉兮,運(yùn)微粘而我纏。
欲翻飛而逾滯兮,知性命之長捐。
委厥體于膳夫。
歸炎炭而就燔。
秋霜紛以宵下,晨風(fēng)烈其過庭。
氣怛而薄軀,足攀木而失莖。
吟嘶啞以沮敗,狀枯槁以喪。
亂曰:詩嘆鳴蜩,聲嘒嘒兮,盛陽則來,太陰逝兮。
皎皎貞素,侔夷節(jié)兮。
帝臣是戴,尚其潔兮。
注釋參考
驚駭
驚駭 (jīnghài) 恐慌恐懼 frightened;panic-stricken目連
亦作“ 目蓮 ”。1. 摩訶目犍連 的略語。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之一。傳說他神通廣大,能飛抵兜率天。母死,墮餓鬼道中,為救母脫離餓鬼道之苦,以神通之力親往救之。見《初學(xué)記》卷四引《盂蘭盆經(jīng)》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齊國宋司徒寺碑》:“ 善財(cái)童子 ,南行未窺; 目連沙門 ,北游不見。” 明 劉基 《題界畫金山圖》詩:“ 目連 持來自西方,謂能驅(qū)遣毒沴消災(zāi)殃?!?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目連即丁令威》:“國朝 錢曾 《讀書敏求記》云:‘《臞仙運(yùn)化元樞》一卷,以中元為 丁令威 救母之日, 釋氏 謂之 目蓮 。未悉其所本何自?!矗藙t 目蓮 即 丁令威 矣。” 范文瀾 《唐代佛教·佛教各宗派》:“ 目連 照法施食, 目連 母即日得脫餓鬼之苦?!?/p>
(2).指目連戲。 清 張岱 《陶庵夢憶·目蓮戲》:“演武場搭一大臺,選 徽州 、 旌陽 戲子剽輕精悍、能相撲跌打者三四十人,搬演《目蓮》,凡三日三夜?!眳⒁姟?目連戲 ”。
曹植名句,蟬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