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水調歌頭》:
人道孰為大,尚小易咸常。
厥初皇極中建,扶世有三綱。
仁義陰陽道立,父母乾坤位正,六子發(fā)輝光。
一日不容緩,此意久彌昌。
杯舉慶,天作合,月探囊。
十年不字以正,乃字便惟良。
推闡家人一卦,迤邐齊家治國,鼎鼐得姬姜。
舊物中書令,玉潤繼汾陽。
注釋參考
仁義
仁義 (rényì) 寬厚正直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?!俄n非子·五蠹》 仁義之舉 〈方〉∶性情溫順,通達事理 gentle陽道
(1).對外之事,政事。《禮記·昏義》:“故曰:‘天子聽男教,后聽女順。天子理陽道,后治陰德。天子聽外治,后聽內職?!?/p>
(2).為君之道。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下·唐檀》:“ 檀 對曰:‘方今外戚豪盛,陽道微弱,斯豈嘉瑞乎?’”
(3).朝祀之事;嘉慶之事?!对姟ば⊙拧ど焉颜呷A》“左之左之,君子宜之。右之右之,君子有之” 毛 傳:“左,陽道,朝祀之事;右,yin{1*1}道,喪戎之事?!?孔穎達 疏:“左,陽道,嘉慶之事,故言宜之。右,yin{1*1}道,為憂兇之事,不得言宜。”
(4).指房宿南二星中間的運行路線?!稘h書·天文志》:“青赤出陽道,白黑出yin{1*1}道。若月失節(jié)度而妄行,出陽道則旱風,出yin{1*1}道則陰雨?!?/p>
(5).指男性sheng{1-1}殖{1~1}器?!端螘の逍兄疚濉罚骸?義熙 末, 豫章 吳平 人有二陽道,重累生?!?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藥議》:“此骨之至強者,所以能補骨血,堅陽道,強精髓也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六·女化男》:“ 山東 濟寧 有婦人,年四十餘,寡數(shù)年矣,忽生陽道,日與其子婦狎?!?/p>
(6).指jing{1~1}液?!妒酚洝た鬃邮兰摇贰?紇 與 顏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男八月生齒,八歲毀齒,二八十六陽道通,八八六十四陽道絶?!?/p>
父母
父母 (fùmǔ) parents 父親和母親的總稱 父母者,人之本也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 具有父親和母親作用的人乾坤
乾坤 (qiánkūn) 天地 heaven and earth 扭轉乾坤 男女 male and female六子
謂《易》八卦中的震、巽、坎、離、艮、兌。此六卦皆由構成乾卦的陽爻和構成坤卦的陰爻組成,故稱?!兑住ふf卦》:“乾,天也,故稱乎父。坤,地也,故稱乎母。震,一索而得男,故謂之長男。巽,一索而得女,故謂之長女??玻偎鞫媚?,故謂之中男。離,再索而得女,故謂之中女。艮,三索而得男,故謂之少男。兌,三索而得女,故謂之少女?!薄稘h書·郊祀志下》:“《易》有八卦,乾坤六子,水火不相逮,靁風不相誖,山澤通氣,然后能變化,既成萬物也。” 顏師古 注:“乾為父,坤為母,震為長男,巽為長女,坎為中男,離為中女,艮為少男,兌為少女,故云六子也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》:“乾坤有六子,支干有剛柔,統(tǒng)以陰陽,錯以五行,故吉兇可得,而時日是其所由,故古人順之。” 宋 李綱 《雷陽與吳元中書》:“散《易》之體,則乾得其健,坤得其順,六子得其動止。”
發(fā)輝
(1).散發(fā)光輝?!度龂尽な裰尽むS正傳》:“雖尺枉而尋直,終揚光以發(fā)輝也?!?晉 潘岳 《楊荊州誄》:“散璞發(fā)輝,臨軹作令?!?/p>
(2).發(fā)揮,在原有基礎上的發(fā)展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然后能經(jīng)緯區(qū)宇,彌綸彝憲,發(fā)輝事業(yè),虎炳辭義?!币槐咀鳌?發(fā)揮 ”。
佚名名句,水調歌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