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春雪》:
元和歲在卯,六年春二月。
月晦寒食天,天陰夜飛雪。
連宵復竟日,浩浩殊未歇。
大似落鵝毛,密如飄玉屑。
寒銷春茫蒼,氣變風凜冽。
上林草盡沒,曲江冰復結(jié)。
紅干杏花死,綠凍楊枝折。
所憐物性傷,非惜年芳絕。
上天有時令,四序平分別。
寒燠茍反常,物生皆夭閼。
我觀圣人意,魯史有其說。
或記水不冰,或書霜不殺。
上將儆政教,下以防災孽。
茲雪今如何?信美非時節(jié)。
注釋參考
元和
[the title of Emperor Li Chun's reign in Tang Dynasty] 唐憲宗李純的年號(公元806—820年)
元和十年。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二月
中篇小說。柔石作。1929年發(fā)表。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(zhèn)小學任教,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。蕭因同情、資助在北伐戰(zhàn)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,而招致非議和誣蔑。為了徹底幫助文嫂,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,娶文嫂為妻,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。文嫂終于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。蕭澗秋受此打擊,毅然離開芙蓉鎮(zhèn),陶嵐決意隨他而去。白居易名句,春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