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蕩融通,杳冥豁爽,澄澄一混體無榮
出自元代王吉昌《綠頭鴨 大圓覺?!罚?/h2>混融成。
大圓覺海崢嶸。
性珠顯、恢弘祖意,慧風(fēng)通、虛谷傳神。
有中無、無中有有,應(yīng)變處、廓爾縱橫。
坦蕩融通,杳冥豁爽,澄澄一混體無榮。
證動(dòng)靜、俱忘何在,觸處露圓明。
如如貌、莫形莫狀,真凈真清。
靈通像、不增不減,罄劫一段光榮。
無限域、含容萬有,遍四海、三際充盈。
荏苒沖虛,無離無壞,浩然一點(diǎn)括長(zhǎng)生。
證未有、巍巍極致,奇特體妍精。
這模樣、人能悟入,與道同名。
混融成。
大圓覺海崢嶸。
性珠顯、恢弘祖意,慧風(fēng)通、虛谷傳神。
有中無、無中有有,應(yīng)變處、廓爾縱橫。
坦蕩融通,杳冥豁爽,澄澄一混體無榮。
證動(dòng)靜、俱忘何在,觸處露圓明。
如如貌、莫形莫狀,真凈真清。
靈通像、不增不減,罄劫一段光榮。
無限域、含容萬有,遍四海、三際充盈。
荏苒沖虛,無離無壞,浩然一點(diǎn)括長(zhǎng)生。
證未有、巍巍極致,奇特體妍精。
這模樣、人能悟入,與道同名。
注釋參考
坦蕩
坦蕩 (tǎndàng) 寬且平 broad and level 一片坦蕩的葦叢 喻人心地正直,心胸開闊 magnanimons; bighearted 君子坦蕩蕩。——《論語·述而》 胸襟坦蕩融通
融合通達(dá)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公道識(shí)虛遠(yuǎn),表里融通?!?明 宋濂 《<白云稿>序》:“經(jīng)乃圣人所定,實(shí)猶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,山川草木之森列,莫不繫焉,覆焉,皆一氣周流而融通之?!?/p>
杳冥
杳冥 (yǎomíng) 幽暗 dim;dusky 于恍惚杳冥之中?!独蠚堄斡洝? 極高或極遠(yuǎn)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distant place 翱翔于杳冥之上。——宋玉《對(duì)楚王問》 絕云霓,入青霄,飛騰乎杳冥之上。——《鏡花緣》澄澄
清澈明潔貌。 晉 阮修 《上巳會(huì)詩(shī)》:“澄澄緑水,澹澹其波?!?元 無名氏 《殺狗勸夫》第三折:“卻原來是伴獨(dú)坐皓月澄澄,攪孤眠西風(fēng)泠泠?!?柯巖 《天涯何處無芳草》二:“她卻仍然睜著兩只澄澄的大眼望著我?!?/p>
一混
完全隱跡。 宋 歐陽修 《石曼卿墓表》:“自顧不合於時(shí),乃一混於酒?!?/p>
王吉昌名句,綠頭鴨 大圓覺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