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左丘明《祁奚請免叔向》:
欒盈出奔楚。
宣子殺羊舌虎,囚叔向。
人謂叔向曰:“子離于罪,其為不知乎?”叔向曰:“與其死亡若何?詩曰:‘優(yōu)哉游哉,聊以卒歲。
’知也。
” 樂王鮒見叔向曰:“吾為子請。
”叔向弗應(yīng),出不拜。
其人皆咎叔向。
叔向曰:“必祁大夫。
”室老聞之曰:“樂王鮒言于君無不行,求赦吾子,吾子不許;祁大夫所不能也,而曰必由之。
何也?”叔向曰:“樂王鮒從君者也,何能行?祁大夫外舉不棄仇,內(nèi)舉不失親,其獨遺我乎?詩曰:‘有覺德行,四國順之。
’夫子,覺者也。
” 晉侯問叔向之罪于樂王鮒。
對曰:“不棄其親,其有焉。
” 于是祁奚老矣,聞之,乘驲而見宣子,曰:“《詩》曰:‘惠我無疆,子孫保之。
’《書》曰:‘圣有謨勛,明征定保。
’夫謀而鮮過,惠訓(xùn)不倦者,叔向有焉,社稷之固也。
猶將十世宥之,以勸能者。
今壹不免其身,以棄社稷,不亦惑乎?鯀殛而禹興;伊尹放大甲而相之,卒無怨色;管蔡為戮,周公右王。
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?子為善,誰敢不勉,多殺何為?”宣子說,與之乘,以言諸公而免之。
不見叔向而歸,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。
注釋參考
不免
不免 (bùmiǎn) 免不了;難免 unavoidable 這段公路太窄,往來車輛有時不免擁塞社稷
社稷 (shèjì) 土神和谷神,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,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— the state 將軍身被堅執(zhí)銳,伐無道,誅暴秦,復(fù)立 楚國之社稷,功宜為王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亦以明死生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不亦
不亦 (bùyì) 副詞,表示委婉的反問,用在謂語的前面,句末有語氣詞同它配合 is it not? 吾射不亦精乎?——宋·歐陽修《歸田錄》左丘明名句,祁奚請免叔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狼來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