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塵還若待時(shí)生,觀象不知何處起
出自宋代釋重顯《歌紀(jì)四明汪君信士》:
古君子兮道諸己,道器用兮合天理。
同塵還若待時(shí)生,觀象不知何處起。
荊叢叢襲莪叢叢,孝兮悌兮非沚中。
聚應(yīng)落落滴仙露,散或泠泠揚(yáng)士風(fēng)。
風(fēng)之上兮風(fēng)之下,近一指兮遠(yuǎn)一馬。
秋水澹交無限情,夜光照乘胡為者。
伊予匪謂存馀力,詠高義兮困胸臆。
巴歌百字巖葉書,飛寄汪門舊知識(shí)。
注釋參考
同塵
(1).謂如灰塵之混雜異物。比喻混一、統(tǒng)一。語本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塵,湛兮似或存。” 魏源 本義:“以塵之至雜而無所不同,則於萬物無所異矣?!?三國 魏 曹植 《帝堯贊》:“克平 共工 ,萬國同塵?!?/p>
(2).比喻與萬物一體。 唐 錢起 《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》詩:“從宦辭人事,同塵即道心?!?/p>
(3).比喻混同于塵俗,不立異趣。 唐 楊炯 《益州新都縣學(xué)碑》:“道尊德貴,挫鋭同塵。”
(4).同路;同行。 晉 楊方 《合歡》詩之二:“來與子共跡,去與子同塵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雖今之作者,人自為量,而首路同塵,輟涂殊軌者多矣?!?/p>
(5).指混同;混雜其中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故廣車不能脅其轍以茍通於狹路;高士不能撙其節(jié)以同塵於隘俗?!?宋 司馬光 《孟嘗君歌》:“門下紛紛如市人,鷄鳴狗盜亦同塵?!?/p>
待時(shí)
謂等待時(shí)機(jī)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雖有智慧,不如乘勢(shì);雖有鎡基,不如待時(shí)?!?晉 孫楚 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驍勇百萬,畜力待時(shí),役不再舉,今日之謂也?!?明 劉基 《順齋箴為夏仲珍作》:“天地順動(dòng),百度弗渝,待時(shí)而行,處順以守?!?秦似 《比大和比小》:“所以這些槍,就靜靜躺在貨架上,只好待時(shí)而沽。”
觀象
(1).觀察卦爻之象。古人用以測(cè)吉兇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圣人設(shè)卦觀象,繫辭焉而明吉兇,剛?cè)嵯嗤贫兓!?宋 陳亮 《祭呂東萊文》:“講觀象之妙理,得應(yīng)時(shí)之成能?!?/p>
(2).觀測(cè)天象?!度龂尽侵尽び莘瓊鳌罚骸坝^象云物,察應(yīng)寒溫?!?唐 楊炯 《渾天賦》:“故知天常安而不動(dòng),地極深而不測(cè),可以作觀象之準(zhǔn)繩,可以作譚天之楷式。”《隋唐演義》第二九回:“ 煬帝 攜著 袁紫煙 ,同上臺(tái)去觀象?!?/p>
(3).謂取法,效法。 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俯貽則於來葉,仰觀象於古人。”
不知
是指對(duì)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釋重顯名句,歌紀(jì)四明汪君信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愛尚天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