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牟巘五《挽姚景春》:
昔在仙都世,人稱善士門。
丘山嘆華屋,風雨長孤根。
鶴瘦空余影,鴻冥更斷魂。
植齋書萬卷,喜有外孫存。
注釋參考
仙都
(1).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?!逗仁抻洝ぞ劭咧蕖罚骸?滄海島 在北海中……島中有紫石宮室,九老仙都所治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蓬萊傳信》:“道士何來,輒敢至此仙都境界?”
(2).山名。在今 浙江省 縉云縣 。高六百丈,周三百里,本名 縉云山 。 唐 神龍 初,以此名縣。又名 丹峯山 , 天寶 七載改今名。道書以為第二十九洞天。 唐 賈島 《處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贈》詩:“ 仙都 山水誰能憶,西去風濤書滿船。”參閱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浙江六·處州府》。
人稱
人稱 (rénchēng) 稱呼、叫做。如:江湖人稱飛刀華 call;name 語法專用詞。第一人稱(我)屬于說話人,第二人稱(你)屬于聽話人,第三人稱(他)屬于說話人、聽話以外的人 person善士
(1).有德之士?!睹献印とf章下》:“一鄉(xiāng)之善士,斯友一鄉(xiāng)之善士;一國之善士,斯友一國之善士;天下之善士,斯友天下之善士;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,又尚論古之人。” 唐 韓愈 《董公行狀》:“﹝四子﹞皆善士,有學行?!?明 方孝孺 《南稜王先生像贊》:“吾以是知先生 宋 之善士,古之逸民?!?清 唐孫華 《哭大兄允中》詩之二:“沒齒人爭推善士,始知用拙道逾尊?!?/p>
(2).慈善之士,行善之人。 明 宋濂 《陳府君墓志銘》:“遇有可矜,輒施與不靳,鄉(xiāng)黨稱為善士?!?瞿秋白 《慈善家的媽媽》:“他倒沾著便宜,還得了善士的名聲?!?/p>
(3).信佛的人?!端挠斡洝し鹱鎵旱勾笫ァ罚骸澳闶呛畏缴剖浚襾碜枳”??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無飲不奠,有食必陳,若善士信嫗之佞佛者?!?/p>
牟巘五名句,挽姚景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