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舜俞《淮陰阻風讒風伯》:
滔滔淮水,溢楚之疆。
原田其潴,城郭為防。
浸以廣兮不可涉,浩乎險兮不可航。
粵有行者,欲泝其央。
編莞為帆,植木為檣。
幸飄風以憑乘,遂吾歸而徜徉。
爾風謂何,不自西北,阻我攸往。
維伯是職,悠悠領以僂指,挽夫坐糧而寢餱。
伯復不知,天子圣神,以民為憂。
聞此方國,常墊橫流。
分筆舌于嚴署,咨瘡痏于諸侯。
有淑使者,仁豐義修。
體上所囑,同辭合謀。
今此欲往,會于道周。
倡和出話,下民以休。
風之不遂,非伯誰尤。
上帝可訴,讒言孔庶。
將伯是怒,不如風兮命之去。
注釋參考
體上
身上。指日常隨身的?!段簳じ地Q眼傳》:“ 乾愛 云:‘汝豈可著體上衣服見 垣公 也?’時 垣護之 為刺史。 靈越 奮聲言:‘ 垣公 ! 垣公 !著此當見南方國主,豈 垣公 也?!?/p>
同辭
(1).謂用語、稱號相同?!豆騻鳌る[公七年》:“《春秋》貴賤不嫌同號,美惡不嫌同辭?!?何休 注:“若繼體君亦稱即位,繼弒君亦稱即位?!?徐彥 疏:“謂美惡不嫌者通其同辭,由是之故,《春秋》同其辭也?!薄稘h書·敘傳上》:“十餘年間,外內(nèi)騷擾,遠近俱發(fā),假號云合,咸稱 劉 氏,不謀而同辭?!?/p>
(2).猶言異口同聲。意見一致。《國語·晉語九》:“﹝ 閻明 叔褒 ﹞同辭對曰:‘吾小人也。貪,饋之始至,懼其不足,故嘆?!薄度龂尽侵尽ぶT葛恪傳》:“明年春,復欲出軍。諸大臣以為數(shù)出罷勞,同辭諫 恪 , 恪 不聽?!薄稌x書·元帝紀》:“冠帶之倫,要荒之眾,不謀同辭者,動以萬計。”
合謀
合謀 (hémóu) 共同謀劃(如進行叛逆活動或犯罪活動,或干某一件奸詐陰險的事情) conspire;plot together 合謀反對國家陳舜俞名句,淮陰阻風讒風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