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周麟之《呈郫人李簽判》:
錦江煙水春茫茫,錦城游宴歌舞狂。
酒酣緩轡踏花去,尚說當(dāng)年先侍郎。
后來游宦家因徙,子孫不復(fù)歸桑梓。
世居淮海二百年,路隔關(guān)山七千里。
兵戈南下風(fēng)塵昏,衣冠流江黃屋奔。
淮鄉(xiāng)幾作邊戍地,叢桂舊第無一存。
我從避亂梅花塢,釣月眠云拉巢許。
爾來又卜南郭居,自笑飄萍無定所。
見君襟韻真謫仙,從來游戲壺中天。
眷言我祖舊同闬,邂逅笑語心豁然。
平生行李遍方外,南逾五嶺入蒼翠。
脫靴未屈力士手,探囊已壓髯奴背。
為嘆干戈何日休,浮家泛宅江海游。
丹砂鍊就葛洪鼎,茶灶行隨魯望稱。
天涯二見傾蓋舊,青城猿鶴知存否。
會(huì)當(dāng)叱馭過邛郲,相從卻飲郫筒酒。
注釋參考
淮鄉(xiāng)
指 淮河 流域。 明 高啟 《賀新郎·喜徐卿遠(yuǎn)訪》詞:“ 淮 鄉(xiāng) 楚 澤知游徧,問 江 南歸時(shí)誰有、故家庭院。”
邊戍
(1).戍邊;守衛(wèi)邊疆?!豆茏印ま穸取罚骸傲ψ闶幱尾蛔鳎险咦S之,當(dāng)壯者遣之邊戍。” 唐 劉商 《胡笳十八拍·第十三拍》詩:“山川萬里復(fù)邊戍,背面無由得消息?!?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一:“ 嘉運(yùn) 所製樂府曰《胡渭州》、《雙帶子》、《蓋羅縫》、《水鼓子》。此皆絶句,述邊戍行旅之懷,與題全無干涉?!?/p>
(2).守邊部隊(duì)?!端螘に魈攤鳌罚骸?太祖 慮其侵犯 淮 泗 ,迺敕邊戍:‘小寇至,則堅(jiān)守拒之。’” 宋 曾鞏 《救災(zāi)議》:“空近塞之地,失戰(zhàn)鬭之民,異時(shí)有警,邊戍不可以不增爾?!?吳晗 《朱元璋傳》第六章二:“今年秋糧以棉布代輸,以給邊戍?!?/p>
(3).邊疆;邊境。《后漢書·百官志五》:“每郡置太守一人,二千石,丞一人??ぎ?dāng)邊戍者,丞為長史。” 唐 孟郊 《古意》詩:“蕩子守邊戍,佳人莫相從。” 明 孫傳庭 《題犯官任錡等招繇疏》:“﹝ 任錡 ﹞多贓狼藉,眾怨沸騰,欲正王章,宜投邊戍。”
舊第
舊宅?!稌x書·山濤傳》:“左長史 范晷 等上言:‘ 濤 舊第屋十間,子孫不相容?!蹫橹⑹?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歷法·居第吉兇》:“地理吉兇,時(shí)亦有驗(yàn),如余所知, 嚴(yán)分宜 舊第已三度籍沒矣?!?/p>
周麟之名句,呈郫人李簽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