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為《秋醉歌》:
金風颯已起,還是招漁翁。
攜酒天姥岑,自彈嶧陽桐。
脫卻登山履,赤腳翹青筇。
泉聲掃殘暑,猿臂攀長松。
翠微泛樽綠,苔蘚分煙紅。
造化處術內,相對數(shù)壺空。
醉眠嶺上草,不覺夜露濃。
一夢到天曉,始覺一醉中。
皎然夢中路,直到瀛洲東。
初平把我臂,相與騎白龍。
三留對上帝,玉樓十二重。
上帝賜我酒,送我敲金鐘。
寶閣香斂苒,琪樹寒玲瓏。
動葉如笙篁,音律相怡融。
珍重此一醉,百骸出天地。
長如此夢魂,永謝名與利。
注釋參考
笙篁
即笙。笙由密集而長短不一的竹管制成,故稱。 唐 孟郊 《長安道》詩:“高閣何人家,笙篁正喧吸?!?唐 李紳 《拜三川守》詩:“改張琴瑟移膠柱,止息笙篁辨魯魚。” 唐 無名氏 《竹枝子曲》:“羅幌塵生,帡幃悄悄,笙篁無緒理。”
音律
音律 (yīnlǜ) 指音樂上的律呂、宮調等,也叫“樂律” temperament 上曉音律?!巍?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張為名句,秋醉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