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者悲故里,居者愛吾廬
出自宋代陳師道《次韻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》:
行者悲故里,居者愛吾廬。
生須著錐地,何賴汗牛書。
丈室八尺床,稱子閉門居。
百為會有還,一足不待余。
紛紛幼老間,失得了懸虛。
客在醉則眠,聽我勿問渠。
論勝已絕倒,句妙方愁予。
竹幾無留塵,霜畦有余蔬。
相從十五年,不為食有魚。
時須一俛仰,君可貸蘧篨。
注釋參考
行者
行者 (xíngzhě) 出行的人 pedestrian 不有行者,無以圖將來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 (1)∶佛教語。即“頭陀”。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;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發(fā)的出家者 (2)∶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(3)∶《西游記》中孫悟空的別名 untonsured monk;itenerant monk故里
故里 (gùlǐ) 舊時的門巷故居。指故鄉(xiāng),老家 home village;native place 早思?xì)w故里,華發(fā)等閑生。——唐· 李中《送人南游》吾廬
我的屋舍。 晉 陶潛 《讀山海經(jīng)》詩之一:“眾鳥欣有託,吾亦愛吾廬?!?唐 白居易 《吾廬》詩:“吾廬不獨貯妻兒,自覺年來侵身衰?!?元 張可久 《人月圓·三衢道中有懷會稽》曲:“不如歸去, 香爐峰 下,吾愛吾廬?!?/p>
陳師道名句,次韻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