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縣上來應足事,青山老去未離身
出自唐代張籍《寄孫洛陽格(一作寄洛陽孫明府)》:
久持刑憲聲名遠,好是中朝正直臣。
赤縣上來應足事,青山老去未離身。
常思從省連歸馬,乍覺同班少舊人。
遙愛南橋秋日晚,雨邊楊柳映天津。
注釋參考
赤縣
(1).“ 赤縣神州 ”的省稱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答陶華陽》:“故 鄒子 以為赤縣,於宇內(nèi)止是九州中之一耳?!?唐 楊巨源 《寄昭應王丞》詩:“瑞靄朝朝猶望幸,天教赤縣有詩人?!?清 朱彝尊 《岳忠武王墓》詩:“赤縣期全復, 黃河 渡幾灣?!眳⒁姟?赤縣神州 ”。
(2). 唐 、 宋 、 元 各代京都所治的縣。 唐 李白 《贈宣城趙太守悅》詩:“赤縣揚雷聲,強項聞至尊。” 王琦 注:“《通典》:大 唐 縣有赤、畿、望、緊、上、中、下七等之差。京都所治為赤縣,京之旁邑為畿縣,其餘則以戶口多少、資地美惡為差?!?宋 陸游 《仁和縣重修先圣廟記》:“學校之設,方自兩赤縣始?!?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兩赤縣市鎮(zhèn)》:“ 杭州 有縣者九,獨 錢塘 、 仁和 附郭名曰赤縣。”
上來
上來 (shànglái) 開始;起頭 begin;at the beginning 上來先少說話 上來 (shànglái) 從低處到高處 up to;come up 跳上來了 抬上來了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趨近于某處。帶名詞時,動詞和“上來”中間一般不能加“得、不” get near 又圍上來一群人 表示人員或事物隨動作由較低部門(層)到較高部門(層) reach higher organization 你是什么時候調(diào)上來的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動作。動詞和“上來”中間常加“得、不”。動詞限于“說、唱、學、答、背、叫、念”等少數(shù)幾個 be able to do 究竟為什么,我也說不上來 表示狀態(tài)發(fā)展,兼有范圍逐漸擴大的意思。形容詞限于“熱、涼、黑”等少數(shù)幾個 gradually 暖氣片慢慢熱上來了青山
青山 (qīngshān)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green hill 留得青山在,不愁沒柴燒老去
(1).謂人漸趨衰老。 唐 杜甫 《往在》詩:“歸號故松柏,老去苦飄蓬?!?宋 歐陽修 《贈王介甫》詩:“老去自憐心尚在,后來誰與子爭先。” 明 汪循 《老去》詩:“老去心還競,春來花又新?!?/p>
(2).引申為老年;晚年。 沉從文 《<沉從文選集>題記》:“現(xiàn)在過去了二十多年,我和我的讀者,都共同將近老去了?!?/p>
(3).死去。 元 房皞 《思隱》詩:“情知老去無多日,且向閑中過幾年?!?明 李東陽 《柳岸垂綸》詩:“老去祗應家在此,不須盤石更垂蘿。”
離身
(1).離開身體?!肚f子·漁父》:“舉足愈數(shù)而跡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離身?!?唐 張籍 《寄宋景》詩:“詔發(fā)官兵取亂臣,將軍弓箭不離身?!?/p>
(2).傳說中之國名?!段倪x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詩序>》:“ 離身 、 反踵 之君, 髽首 貫胸 之長?!?李善 注:“《周書》曰:‘ 離身 、 染齒 之國,以龍角神龜為獻。’《爾雅》曰:‘北方有比肩人焉,迭食而迭望?!?郭璞 曰:‘此即半體之人,人各有一目、一鼻、一孔、一臂、一腳,亦猶魚鼠之相合爾。’” 張銑 注:“ 離身 、 反踵 、 髽首 、 貫胷 ,四海國名?!?/p>
張籍名句,寄孫洛陽格(一作寄洛陽孫明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