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鄧肅《偶成》:
我涉鬼江東路,鬼平地雪盈鬼尺。
明日登芙蓉,晴天開曉日。
朅自婺源來,陰雨連朝夕。
瘦馬逼云際,又斷檐間滴。
顧我亦何人,市朝欲掃跡。
平生詩鬼交,落井仍下石。
那知涉畏途,乃煩造化力。
要知萬里行,人謫非天謫。
衡云霽韓愈,海市呈蘇軾。
君知此理不,鬼物護狂直。
注釋參考
韓愈
韓愈 (Hán Yù) (768—824) 唐代文學(xué)家,河陽(今河南孟縣)人。貞元年間進士,曾任監(jiān)察御史,國子博士、刑部侍郎等職。在文學(xué)上反對駢偶文風,提倡散體。繼承先秦、兩漢古文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并在此基礎(chǔ)上加以發(fā)展和創(chuàng)新,是古文運動倡導(dǎo)者之一。在思想上維護儒家的傳統(tǒng)思想,調(diào)強堯舜至孔孟的一脈相傳的道統(tǒng) Han Yu海市
(1).大氣因光折射而形成的反映地面物體的形象。舊稱蜃氣。 晉 伏琛 《三齊略記》:“海上蜃氣,時結(jié)樓臺,名海市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異事》:“ 登州 海中,時有云氣如宮室、臺觀、城堞、人物、車馬、冠蓋,歷歷可見,謂之海市。”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鱗一·蛟龍附蜃》附錄:“﹝蜃﹞能吁氣成樓臺城郭之狀,將雨即見,名蜃樓,亦曰海市。”《老殘游記》第一回:“大家住下,也就玩賞玩賞海市的虛情,蜃樓的幻相?!?楊朔 《海市》:“最奇的是海上偶然間出現(xiàn)的幻景,叫海市?!眳⒁姟?海市蜃樓 ”。
(2).海邊城市。 唐 鮑溶 《采葛行》:“蠻女將來海市頭,賣與 嶺 南貧估客。” 清 馬建忠 《適可齋記言·富民說》:“上溯 康 乾 之際,稅釐不征而度充,海市禁而闤闠足?!?陳毅 《初游青島》詩:“海市燈輝煌,海水漫無邊?!?/p>
蘇軾
蘇軾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號東坡居士,自號道人,世稱蘇仙 。漢族,北宋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人。宋代重要的文學(xué)家,宋代文學(xué)最高成就的代表。宋仁宗嘉祐(1056—1063)年間進士。其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。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。又工書畫。有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易傳》、《東坡樂府》等。鄧肅名句,偶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