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陳從古《蝶戀花》
日借輕黃珠綴露。困倚東風,無限嬌春處。看盡夭紅渾謾語。淡妝偏稱泥金縷。不共鉛華爭勝負。殿後開時,故欲尋春去。去似朝霞無定所。那堪更著催花雨。
注釋參考
夭紅
鮮紅。亦指鮮紅的花。 唐 羅隱 《金陵思古》詩:“柔姿曼態(tài)葬何處,夭紅膩白愁荒原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和楊直講夾竹花圖》:“桃花夭紅竹凈緑,春風相間連溪谷?!?清 趙執(zhí)信 《清平樂》詞:“輕衣乍褪夭紅,微波暗逗春濃?!?/p>
謾語
(1).說謊話。 宋 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二一:“ 光 年五六歲,弄青胡桃,女兄欲為脫其皮,不得。女兄去,一婢子以湯脫之。女兄復來,問脫胡桃皮者。 光 曰:‘自脫也?!裙m見,訶之曰:‘小子何得謾語?!?光 自是不敢謾語?!薄睹魇贰ぷ罅加駛鳌罚骸?馬士英 、 阮大鋮 用事,慮東林倚 良玉 為難,謾語修好,而陰忌之?!?/p>
(2).謊話。 郭希仁 《錢君定三傳》:“抵 青門 ,仰瞻城郭壯偉,嘆曰:古人謂攻城略地,殊非易事,向嗤為謾語,今乃信之?!?/p>
(1).隨意相語。謾,通“ 漫 ”。 南唐 馮延巳 《鵲踏枝》詞之四:“夜夜夢魂休謾語。已知前事無尋處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十:“其身危,則顯言不可而曲言之;其思苦,則莊語不可而謾語之?!?/p>
(2).輕慢不遜的話。謾,通“ 慢 ”?!睹魇贰ち髻\傳·李自成》:“ 楊嗣昌 督師 夷陵 ,檄令降, 自成 出謾語?!?/p>
陳從古名句,蝶戀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