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魏了翁《摸魚兒》
向江頭、幾回凝望,垂楊那畔舟才艤。江神似識東歸意。故放一篙春水。卻總被。三百里人家、祖帳連天起。且行且止。便為汝遲留,三朝兩日,如此只如此。還須看,世上憂端如猬。一枰白黑棋子。肥邊瘦腹都閑事。畢竟到頭何似。當此際。要默識沈思,一著惺惺地。目前誰是。料當局諸公,斂容縮手,日夜待公至。
注釋參考
神似
神似 (shénsì) 神態(tài)或神情相似 be alike in spirit 他畫人物,不滿足于形似,而是追求神似 非常相似 be an excellent likeness東歸
指回故鄉(xiāng)。因 漢 唐 皆都 長安 ,中原、 江 南人士辭京返里多言東歸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苦寒行》:“我心何怫鬱,思欲一東歸。” 唐 鄭谷 《送京參翁先輩歸閩中》詩:“解印東歸去,人情此際多?!?唐 鄭谷 《賀進士駱用錫登第》詩:“春榜到春晚,一家榮一鄉(xiāng)……好是東歸日,高槐蕊半黃。”
魏了翁名句,摸魚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