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賈島《齋中》
眈靜非謬為,本性實疏索。齋中一就枕,不覺白日落。
低扉礙軒轡,寡德謝接諾。叢菊在墻陰,秋窮未開萼。
所餐類病馬,動影似移岳。欲駐迫逃衰,豈殊辭綆縛。
已見飽時雨,應豐蔬與藥。
注釋參考
謬為
假裝。《舊唐書·劉黑闥傳》:“ 黑闥 初不許, 德威 謬為誠敬,涕泣固請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潘庭堅王實之》:“ 庭堅 被酒豪甚,竟脫巾髽髻,裸立流泉之衝,且高唱《濯纓》之章。眾因謬為驚難,羅拜以為不可及。” 清 譚嗣同 《報劉淞芙書》之二:“爾時實有自見其不雅馴者,非故謬為過謙之辭也?!?
本性
本性 (běnxìng) 即天性。固有的性質(zhì)或個性 natural instincts;natural character;nature 本性難移疏索
亦作“疎索”。亦作“踈索”。1.離散;分散。 唐 駱賓王 《疇昔篇》:“當時門客今何在?疇昔交朋已疎索。”一本作“踈索”。 宋 陸游 《病后自詠》:“閉戶交朋疏索盡,捐書日月破除難?!?/p>
(2).疏遠冷淡。 唐 高適 《邯鄲少年行》:“君不見今人交態(tài)薄,黃金用盡還疏索?!?宋 陸游 《好事近·寄張真甫》詞:“煩問 劍 南消息,怕還成疎索?!?/p>
(3).寂寞無聊。 北周 庾信 《晚秋》詩:“凄清臨晚景,疎索望寒階?!?唐 白居易 《酒熟憶皇甫十》詩:“踈索柳花盌,寂寥荷葉盃?!?宋 陸游 《嘆老》詩:“酒徒分散情疏索,棋敵憑陵意頡頏。”
(4).稀疏,稀少。 唐 司空圖 《寄考功王員外》詩:“白鳥間踈索,青山日滯留。” 唐 溫庭筠 《酒泉子》詞:“近來音信兩疏索,洞房空寂寞。”
(5).懶散寡合。 唐 賈島 《齋中》詩:“耽靜非謬為,本性實疎索?!?/p>
賈島名句,齋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