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鈞《豫讓》:
君侯待我異中行,宗祀何期遽覆亡。
一死誰言無所為,主知深處自難忘。
注釋參考
君侯
(1). 秦 漢 時稱列侯而為丞相者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五》:“少庶子 甘羅 曰:‘君侯何不快甚也?’”此君侯指 呂不韋 , 不韋 封 文信侯 ,為 秦 相。《史記·絳侯周勃世家》:“廷尉責曰:‘君侯欲反邪?’”
(2). 漢 以后,用為對達官貴人的敬稱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鍾大理書》:“近日 南陽 宗惠叔 ,稱君侯昔有美玦,聞之驚喜?!?唐 李白 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所以龍盤鳳逸之士,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?!?宋 姜夔 《鷓鴣天》詞:“曾共君侯歷聘來,去年今日踏莓苔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十:“多感君侯惓惓垂問,某有心事,今不敢隱?!卑矗?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君侯》:“ 衛(wèi)宏 《漢官舊儀》:列侯為丞相相國者號君侯。”又云:“丞相之刺史及侍御史皆稱卿,不得言君。蓋其時丞相稱君,而以列侯為之,故兼稱君侯也。按:丞相稱君,本沿 戰(zhàn)國 之制: 田文 相 齊 封 孟嘗君 , 蘇秦 相 趙 封 武安君 是也。至如 謝萬 謂 王述 曰‘人言君侯癡,君侯信自癡’, 李白 與 韓荊州 書,亦曰君侯,此則非列侯為相者。蓋自 漢 以來,君侯為貴重之稱,故口語相沿,凡稱達官貴人皆為君侯耳?!?/p>
中行
(1).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?!墩撜Z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”
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廬先生墓志銘》:“先生默默,獨守中行?!?/p>
(3).中等德行?!盾髯印ぷ拥馈罚骸叭胄⒊龅?,人之小行也。上順下篤,人之中行也?!?/p>
(1).中軍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將中行?!薄秴窃酱呵铩し虿顑?nèi)傳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?!眳⒁姟?三行 ”。
(2).中列。《吳子·勵士》:“於是 武侯 設(shè)坐廟廷,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減?!?/p>
(3). 唐 宋 時,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為“前行”,刑、戶為“中行”,工、禮為“后行”。見 宋 王溥 《唐會要·尚書省諸司上》。
(4).復姓。 漢 有 中行說 。見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。
宗祀
(1).謂對祖宗的祭祀?!缎⒔?jīng)·圣治》:“昔者 周公 郊祀 后稷 以配天;宗祀 文王 於明堂以配上帝?!薄端螘の涞奂o中》:“ 夷羿 乘釁,蕩覆王室,越在南鄙。遷于 九江 。宗祀絶饗,人神無位。”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夫以匹婦之明,猶能推事理之致,探禍福之機,而全宗祀於無窮,垂策書於春秋?!薄缎咽篮阊浴ば∷疄程旌r書》:“倘違吾言,自罹羅網(wǎng),顛覆宗祀,雖及泉下,誓不相見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吾不忍吾家之宗祀,自此而絶也?!?/p>
(2).泛指各種祭祀?!稘h書·兒寬傳》:“陛下躬發(fā)圣德,統(tǒng)楫羣元,宗祀天地,薦禮百神,精神所鄉(xiāng),徵兆必報,天地并應,符瑞昭明?!?/p>
何期
猶言豈料。表示沒有想到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周氏冥通記》卷二:“凡庸xia{1*1}賤,少樂zheng{1-1}法,幸藉緣會,得在山宅,何期真圣,曲垂啟降?!?明太祖 《御賜歸老青田詔書》:“何期禍生於有隙,致使不安?!薄缎咽篮阊浴ゑR當神風送滕王閣》:“千里獨行,方悲寂寞,何期旅邸,得遇故人?!?魯迅 《悼楊銓》詩:“何期淚灑 江 南雨,又為斯民哭健兒。”
覆亡
覆亡 (fùwáng) 滅亡;遭到破壞、俘虜或軍事上的總失敗 fall;fall of an empire 學者們?nèi)誀幷摓槭裁戳_馬帝國覆亡徐鈞名句,豫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前鋒突襲最新版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