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說《雜詩四首》:
抱薰心常焦,舉旆心常搖。
天長地自久,歡樂能幾朝。
君看西陵樹,歌舞為誰嬌。
山閑苦積雨,木落悲時遽。
賞心凡幾人,良辰在何處。
觸石滿堂侈,灑我終夕慮。
客鳥懷主人,銜花未能去。
剖珠貴分明,琢玉思堅貞。
要君意如此,終始莫相輕。
問子青霞意,何事留朱軒。
自言心遠俗,未始跡辭喧。
過蒙良時幸,側(cè)息吏途煩。
簪纓非宿好,文史棄前言。
夕臥北窗下,夢歸南山園。
白云慚幽谷,清風(fēng)愧泉源。
十年茲賞廢,佳期今復(fù)存。
掛冠謝朝侶,星駕別君門。
默念群疑起,玄通百慮清。
初心滅陽艷,復(fù)見湛虛明。
悟滅心非盡,求虛見后生。
應(yīng)將無住法,修到不成名。
注釋參考
簪纓
簪纓 (zānyīng)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。后遂借以指高官顯宦 hat and ornaments 不將蘿薜易簪纓?!獜垚偂稕藕剿隆?h3>宿好老交情;原來的友情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劉繇傳》:“康寧之后,常愿渝平更成,復(fù)踐宿好。”
素所嗜愛。 晉 陶潛 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》詩:“詩書敦宿好,林園無世情?!?宋 蘇軾 《和猶子遲贈孫志舉》詩:“愿言敦宿好,永與竹林均。”
文史
(1).文書記事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,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,固主上所戲弄,倡優(yōu)畜之,流俗之所輕也?!薄稘h書·東方朔傳》:“年十三學(xué)書,三冬文史足用。”
(2).指文學(xué)、史學(xué)的著作或知識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其文史則有 袁 殷 之曹, 孫 干 之輩?!薄侗笔贰ど絺鳌罚骸?偉 涉獵文史, 孝明 初, 元匡 為御史中尉,以 偉 兼侍御史。” 唐 杜甫 《送李校書二十六韻》:“十五富文史,十八足賓客?!?清 孫枝蔚 《送王金鉉歸里》詩:“ 晉 世擅風(fēng)流, 漢 賢足文史。”
(3).指詩話、文評之類的書?!缎绿茣に囄闹舅摹贰岸〔考浛偧悺庇小拔氖奉悺币荒?。凡所以譏評文人之得失者,如《文心雕龍》、《詩品》等,均列入該類。
前言
前言 (qiányán) 以前說過的話 uttered words 前言不搭后語 背棄前言 作者對作品的引言,通常用以說明下面要說的和寫的主題和范圍 introduction;preface;foreword張說名句,雜詩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