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趙左司挽詞》:
行誼高余子,文章自一家。
岳神均客禮,敵國嘆才華。
直節(jié)曾無苦,全瑜更不瑕。
儒流有遺恨,不見草黃麻。
注釋參考
儒流
儒士之輩。 唐 杜甫 《贈虞十五司馬》詩:“交態(tài)知浮俗,儒流不異門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四○一引 唐 柳祥 《瀟湘錄·張珽》:“路北一二里,有一子,亦儒流也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六·感遇詩》:“ 宋 世五言古,惟《感興》三十八章,尚有拾遺風(fēng)格,雖多作儒流見解,其體製實高出一時。”
遺恨
遺恨 (yíhèn) 未盡的心愿,未完成的理想,遺憾 eternal regret 吾遺恨也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黃麻
(1).植物名。da{1~1}麻的別名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穀一·da{1~1}麻》:“da{1~1}麻即今火麻,亦曰黃麻。處處種之,剝麻收子。有雌有雄,雄者為枲,雌者為苴?!?/p>
(2).植物名。又名絡(luò)麻。一年生草本,葉子卵形,開黃色小花,結(jié)蒴果,球形,表面有皺紋。莖皮纖維供紡織用,根和葉子中醫(yī)入藥,對zi{1~1}宮出血、膀胱結(jié)石等癥有療效。亦指這種植物的莖皮纖維。
(3).古代詔書用紙。亦借指詔書。古代寫詔書,內(nèi)事用白麻紙,外事用黃麻紙。 唐 杜甫 《贈翰林張四學(xué)士垍》詩:“紫誥仍兼綰,黃麻似《六經(jīng)》?!?楊倫 箋注引《唐會要》:“ 開元 三年,始用黃麻紙寫詔?!?宋 葉適 《直院中書莫公殂往哀痛不能成文輒留小詩靈幾并致鱸魚金柑為奠》詩:“閣老今無地上身,黃麻紫誥兩沉淪?!?清 趙翼 《送劉石庵相公還朝》詩:“敭歷遍中外,入相宣黃麻。”
樓鑰名句,趙左司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