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水盡從檐下過,客舟還傍市中行
出自宋代吳芾《開河畢功喜而有作》:
污河積水困薰蒸,開鑿那知不日成。
野水盡從檐下過,客舟還傍市中行。
江山自昔天然秀,人物從今分外清。
本為此邦開眼目,老夫雙目亦增明。
注釋參考
野水
(1).野外的水流。《管子·侈靡》:“今使﹝民﹞衣皮而冠角,食野草,飲野水,孰能用之?” 唐 韓愈 《宿神龜招李二十八馮十七》詩:“荒山野水照斜暉,啄雪寒鴉趁始飛。” 元 黃庚 《約王琴所不來舟中偶成》詩:“籬落鷄欲棲,野水牛已渡?!?/p>
(2).指非經(jīng)人工開鑿的天然水流。 唐 裴度 《白二十侍郎有雙鶴在洛下余西園多野水長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(qǐng)之》:“且將臨野水,莫閉在樊籠?!?宋 吳淑 《江淮異人錄·建康貧者》:“內(nèi)臣 張琪 果園中多荒穢,亦有野水?!?清 施閏章 《過湖北山家》詩:“野水合諸澗,桃花成一村。”
客舟
運(yùn)送旅客的船。 晉 陶潛 《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(fēng)于規(guī)林》詩:“誰言客舟遠(yuǎn),近瞻百里餘。延目識(shí)南嶺,空嘆將焉如?!?唐 杜牧 《題池州弄水亭》詩:“客舟耿孤燈,萬里人夜語?!?宋 朱槔 《舟次黿湖阻水因游董山》詩:“拂拂朝霞到客舟,苦疑雨意在鳴鳩?!?明 劉基 《冬至日泊舟戈溪》詩:“日薄云陰雪在山,野寒溪靜客舟還?!?/p>
中行
(1).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。《論語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”
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廬先生墓志銘》:“先生默默,獨(dú)守中行?!?/p>
(3).中等德行。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入孝出弟,人之小行也。上順下篤,人之中行也?!?/p>
(1).中軍?!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?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將中行?!薄秴窃酱呵铩し虿顑?nèi)傳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?!眳⒁姟?三行 ”。
(2).中列?!秴亲印?lì)士》:“於是 武侯 設(shè)坐廟廷,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減。”
(3). 唐 宋 時(shí),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為“前行”,刑、戶為“中行”,工、禮為“后行”。見 宋 王溥 《唐會(huì)要·尚書省諸司上》。
(4).復(fù)姓。 漢 有 中行說 。見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。
吳芾名句,開河畢功喜而有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小美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