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罰如加于身,賦斂如取己物。此愛民之道也。
出自先秦 姜子牙《六韜·文韜·國務(wù)》:
摘自《六韜·文韜·國務(wù)》
解釋:施行賞罰就象自己身受賞罰一樣,征收賦稅就象奪取自己的財(cái)物一樣。這些就是愛民的道理。
原文摘要:
則利之;農(nóng)不失時(shí),則成之;省刑罰,則生之;薄賦斂 ,則與之;儉宮室臺榭 ,則樂之;吏清不苛擾,則喜之。民失其務(wù),則害之;農(nóng)失其時(shí),則敗之;無罪而罰,則殺之;重賦斂,則奪之;多營宮室臺榭以疲民力,則苦之;吏濁苛擾,則怒之。故善為國者,馭民如父母之愛子,如兄之愛弟。見其饑寒則為之憂 ,見其勞苦則為之悲;賞罰如加于身,賦斂如取己物。此愛民之道也。”
注釋參考
賞罰
賞罰 (shǎngfá) 獎賞與處罰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賞罰分明賦斂
(1).田賦;稅收?!蹲髠鳌こ晒四辍罚骸氨≠x斂,宥罪戾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捕蛇者說》:“孰知賦斂之毒,有甚是蛇者乎!” 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(jié):“土地得到開辟,賦斂數(shù)量增加,政治經(jīng)濟(jì)有一番新氣象。”
(2).征收賦稅。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 鄴 三老、廷掾常歲賦斂百姓,收取其錢得數(shù)百萬?!?宋 王安石 《何處難忘酒》詩之一:“賦斂中原困,干戈四海愁。” 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第六章:“濫用名器,致貴賤貧富之格,大相懸殊,既失保民之道,而又賦斂無度?!?/p>
愛民
指熱愛人民,特別指官員熱愛百姓。
姜子牙名句,六韜·文韜·國務(wù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