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大觀《偈頌五十一首》:
滴滴檐前聞不聞,鏡清無舌與誰論。
夜來幾陣尤滂霈,欺壓斜陽綠到根。
注釋參考
夜來
夜來 (yèlái) 〈方〉∶昨天 yesterday 夜里 night滂霈
同“ 滂沛 ”。1.水流廣大貌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僧伽羅國》:“月將回照,水即懸流,滂霈崖嶺,臨注谿壑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及大會議國子祭酒韓洄請歷數近日征應祥瑞故又改其文如后表》:“氣潛通而交感以和,澤旋流而滂霈思遠。”
(2).雨大貌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二引 晉 潘尼 《苦雨賦》:“始蒙瀎而徐墜,終滂霈而難禁?!?/p>
(3).喻恩澤廣大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改封陳王謝恩章》:“臣既弊陋,守國無効,自分削黜,以彰眾誡。不意天恩滂霈,潤澤橫流,猥蒙加封?!?/p>
欺壓
欺壓 (qīyā) 欺負壓迫 bully and oppress 欺壓老百姓斜陽
斜陽 (xiéyáng)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setting sun釋大觀名句,偈頌五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