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登觀臺,天街耀旄頭。
出自唐朝儲光羲《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時任下邽縣》
太史登觀臺,天街耀旄頭。大君忽霆震,詔爵冠軍侯。
南必梁孫源,西將圉昆丘。河隴征擊卒,虎符到我州。
朝集咸林城,師言亂啁啾。殺氣變木德,凜凜如高秋。
元戎啟神皇,廟堂發(fā)嘉謀。息兵業(yè)稼穡,歸馬復(fù)休牛。
和風(fēng)開陰雪,大耀中天流。歡聲殷河岳,涵蕩非煙浮。
邦牧新下車,德禮彼甿謳。乾坤日交泰,吾亦遂優(yōu)游。
注釋參考
太史
太史 (tàishǐ) 官名。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,朝廷大臣。后職位漸低,秦稱太史令,漢屬太常,掌天文歷法。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。至明清兩朝,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(zé),又稱翰林為太史 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指司馬遷所著的《史記》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參之太史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觀臺
瞭望天象之臺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公既視朔,遂登觀臺以望,而書,禮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觀臺,臺上構(gòu)屋可以遠觀者也。”《文選·謝莊〈宋孝武宣貴妃誄〉》:“視朔書氣,觀臺告祲?!?張銑 注:“觀臺,觀災(zāi)祥氣之臺也?!?唐 薛存誠 《觀南郊回仗》詩:“候刻移宸輦,遵時集觀臺?!币徽f“觀”讀去聲。觀臺,指天子諸侯宮門雙闕之臺。參閱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 楊伯峻 注。
天街
(1).星名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瓣漠呴f為天街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天街二星,在畢昴閒,主國界也。街南為 華夏 之國,街北為夷狄之國?!?唐 韓愈 《請上尊號表》:“析木天街,星宿清潤;北岳 醫(yī)閭 ,神鬼受職。”
(2).京城中的街道。 唐 韓愈 《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》詩之一:“天街小雨潤如酥,草色遙看近卻無。” 元 湯式 《端正好·元日朝賀》套曲:“賀三陽萬國來朝,踐天街車馬知多少,端的便塞滿 東華 道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燕京元夜詞》:“京城元夜,婦女連袿而出,踏月天街,必至 正陽門 下摸釘乃回。”
旄頭
(1).古代皇帝儀仗中一種擔(dān)任先驅(qū)的騎兵?!稘h書·燕剌王劉旦傳》:“ 旦 遂招來郡國姦人,賦斂銅鐵作甲兵,數(shù)閲其車騎材官卒,建旌旗鼓車,旄頭先敺。” 顏師古 注:“敺與‘驅(qū)’同……凡此旄頭先驅(qū),皆天子之制?!薄逗鬂h書·儒林傳上·楊政》:“武騎虎賁懼驚乘輿,舉弓射之,猶不肯去;旄頭又以戟叉 政 ,傷胷, 政 猶不退?!?唐 王維 《為羽林將軍祭武大將軍文》:“羽林孤兒,旄頭突騎,罔不畢勸,為之元帥?!?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下:“國朝承 五代 荒殘之弊,事從簡略,每鳴鑾游豫,僅同藩鎮(zhèn),而盡去戈戟旌旗之制,非所謂旄頭清道后行之謹也。”
(2).即昴星。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?!稘h書·天文志》:“昴曰旄頭,胡星也,為白衣會。” 唐 武元衡 《送徐員外還京》詩:“旄頭星未落,分手轆轤鳴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誓師》:“月升鴟尾城吹角,星散旄頭帳點兵?!眳⒁姟?昴宿 ”。
儲光羲名句,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時任下邽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