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露下,漸覺濕衣輕
出自宋代吳潛《小重山(己未六月十四日老香堂前月臺(tái)玩月)》:
碧霄如水月如鉦。
今宵知為我,特分明。
冰壺玉界兩三星。
清露下,漸覺濕衣輕。
高樹點(diǎn)流螢。
秋聲還又動(dòng),客心驚。
吾家水月寄昭亭。
歸去也,天豈太無情。
注釋參考
清露
(1).潔凈的露水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立脩莖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?!?宋 晏殊 《浣溪沙》詞:“湖上西風(fēng)急暮蟬,夜來清露濕紅蓮?!?郭沫若 《登臨》詩:“廟中的銅馬,還帶著夜來的清露。”
(2).方言。雨的別稱。 明 楊慎 《俗言·俗語反說》:“ 貴竹 名雨曰清露?!?/p>
吳潛名句,小重山(己未六月十四日老香堂前月臺(tái)玩月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