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平仲《游金精山》:
人去壇空幾歷年,塵埃難沒漢山川。
竇門深入壺中地,環(huán)壁遙開甕外天。
致雨土龍如解化,隨時木鶴亦能仙。
要知萬劫長生處,古篆惟存石鼓篇。
注釋參考
土龍
(1).用土制成的龍。古代用以乞雨?!痘茨献印ふf山訓(xùn)》:“圣人用物,若用朱絲約芻狗;若為土龍以求雨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亂龍》:“ 董仲舒 申《春秋》之雩,設(shè)土龍以招雨,其意以云龍相致。”《后漢書·禮儀志中》:“其旱也,公卿官長以次行雩禮求雨。閉諸陽,衣皁,興土龍,立土人,舞僮二佾,七日一變,如故事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《易·文言·傳》稱‘云從龍’,故 董仲舒 祈雨法召以土龍,此世俗之説所本也?!?/p>
(2).蚯蚓的別稱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蟲四·蚯蚓》:“術(shù)家言蚓可興云,又知陰晴,故有土龍、龍子之名?!?/p>
(3).鼉的別稱。見 陸佃 《埤雅·釋魚》引 宋 李石 《續(xù)博物志》。
解化
(1).解脫轉(zhuǎn)化。指舍棄肉身,修行成道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書問政先生誥后》:“ 楊氏 ( 楊行密 )之未解化而去,弟子葬之。舉棺,唯衣履存焉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呂巖論》:“雖解化一事,似或玄微,正非假房中黃白之小端,從而服食頤養(yǎng),能盡其道者也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玉壺遐覽三》:“ 王子喬 事,舊説 浮丘公 攜與乘鶴,共登 嵩山 ,此事又不同,解化時年正十五六云云。”
(2).分解;變化。《西游記》第二二回:“又只見那骷髏一時解化作九股陰風(fēng),寂然不同?!?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十八:“ 土耳其 近年的國權(quán)運(yùn)動的成功也有同樣的意義,便是近東問題已經(jīng)解化成遠(yuǎn)東問題了?!?/p>
(3).理解;領(lǐng)悟。 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下:“學(xué)問也要點(diǎn)化,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當(dāng)。不然,亦點(diǎn)化許多不得?!?/p>
隨時
隨時 (suíshí) 不論何時 at all times;any time 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去問他 指順應(yīng)時勢 keep the manner and tendency 隨時以行木鶴
木制的鶴?!杜f唐書·張昌宗傳》:“時諛佞者奏云, 昌宗 是 王子晉 后身。乃令被羽衣,吹簫,乘木鶴,奏樂於庭,如 子晉 乘空?!?宋 徐鉉 《稽神錄·金精山木鶴》:“ 處州 處化縣 金精山 ……巖高數(shù)百尺,有二木鶴,二女仙乘之?!?/p>
胡平仲名句,游金精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