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剛中《庚午冬至夜》:
今夜云開北陸風(fēng),丈三將至土圭中。
剝窮誰見陰陽妙,來復(fù)方知天地功。
孤坐看燈渾是夢,蒼顏被酒不生紅。
卻憐土俗追時節(jié),言語雖殊意亦同。
注釋參考
土俗
土俗 (tǔsú) 地方風(fēng)俗 local custom 粗俗;不雅觀 vulgar時節(jié)
時節(jié) (shíjié) 季節(jié);時令 season 好雨知時節(jié),當(dāng)春乃發(fā)生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春夜喜雨》 又如:清明時節(jié);秋收時節(jié) 時候 time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南逢李龜年》言語
言語 (yányǔ) 說出來的話;說出來的一個詞 spoken language;speech 言語 (yányu) 〈方〉∶招呼;回答;開口 speak out 回答呀,別不言語 言語 (yányu) 說話 speech;answer;speak;talk 與人罕言語?!鳌?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市人之言語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意亦
(1).表示測度。大概,也許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及帝圖時,意亦有慮乎神祇,宜其可定以為天邑?!?/p>
(2).表示選擇。還是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不識步道者,將以窮無窮,逐無極與?意亦有所止之與?”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二》:“誠病乎?意亦思乎?”
鄭剛中名句,庚午冬至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