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蹀閼氏血,旗裊可汗頭。歸來報明主,恢復(fù)舊神州。
出自宋代岳飛《送紫巖張先生北伐》
譯文
韓愈談?wù)摰綇埿窨癫輹r,(認(rèn)為張旭)心中并未屏蔽萬事,反而將其憂愁與不平之氣,統(tǒng)統(tǒng)寓于筆端任其馳騁。韓愈很奇怪高閑浮屠氏的草書,視人身為丘井,頹然寄有淡泊之意,又如何發(fā)出像(張旭那樣)豪邁而不受拘束的氣魄呢?仔細(xì)一想其實不然,真實的技巧并不是虛幻的泡影。要想使詩句巧妙,不要嫌惡于空和靜。虛靜因而能懂得萬物之變化,空明所以能接納萬事之境界。閱歷世事行走于人間,只見棲身于世外云嶺。咸味酸味雜列于諸食物里,其中有著極其雋永的韻味。詩歌與佛法并不相妨礙,上面的話更當(dāng)允許我說出來。
注釋
③焦谷:燒焦的谷子。典出《維摩經(jīng)·觀眾生品》:“如焦谷芽,如石女兒?!狈f:帶芒的穗。作者在這里是說,僧人求空寂滅,是其本份,沒什么大驚小怪的,也并不新奇。
④蔚炳:指文采華美。這兩句的意思是:你作為一個出家之人,為何也像我們這些俗人一樣,去追求詩歌藝術(shù)的完美?
⑤這兩句是稱贊參寥子詩寫得好。
⑥退之:韓愈字退之。韓愈曾寫《送高閑上人序》一文,稱贊張旭的草書道:“往時張旭善草書,不治他技,喜怒窘窮,憂悲愉懌,怨恨思慕,酣醉無聊不平,有動于心,必于草書焉發(fā)之?!市蛑畷儎营q鬼神,不可端倪,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?!边@四句是說張旭的草書所以通神,是因為乾坤萬感,有動于中的緣故。
⑦浮屠人:出家人。
⑧身如丘井:比喻心地寂滅,對世事無所反映。這是就高閑說。還是在《送高閑上人序》中,韓愈又說:“今閑師浮屠化,一死生,解外膠,是其為心,必汩然無所起;其于世,必淡然無所嗜。泊與淡相遭,頹墮委靡,潰敗不可收拾,則其于書,得無象之然乎?”這里是說,高閑作為出家人,心地淡泊,無事與發(fā)“豪猛”,怎能達(dá)到張旭的境界?言下似有微辭,語脈承接“退之”而來。
⑨不然:是對前面所說的高閑由于無以發(fā)“豪猛”之氣,書法藝術(shù)就不高的說法表示否定,正如參寥子的詩語之妙,并非如夢幻泡影,于是由書法轉(zhuǎn)為作詩。
⑩這兩句的意思是:正因為靜,所以對一切動都能了然于心;正因為空,所以能夠容納萬事萬物。
賞析
紫巖張先生即抗金名將張浚。張浚奉命督師抗金,岳飛也率部隊參加了戰(zhàn)斗。張浚出發(fā)時,作者寫這首詩,鼓勵張浚收復(fù)失地,統(tǒng)一中國。詩的大意說:軍中的號令像疾風(fēng)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,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。軍隊長驅(qū)直入,必將迅速收復(fù)河洛一帶失地,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。戰(zhàn)馬到處,踏著入侵之?dāng)车难E,旗桿上懸掛著敵國君主的頭顱。官軍勝利歸來,把好消息報告皇帝,收復(fù)了失地,祖國又得到了統(tǒng)一。
這首詩氣魄豪邁,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熱情。
岳飛名句,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名句